箕踞荔阴闻鸟韵,回牛自逐来潮信。
儿童路口笑相呼,矶脚筠篮有桑椹。
注释:
- 箕踞荔阴闻鸟韵,回牛自逐来潮信。
- 儿童路口笑相呼,矶脚筠篮有桑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充满了生活气息。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将周围的景色和自己的情感融入诗歌之中,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
第一句“箕踞荔阴闻鸟韵”,描绘了诗人在荔树阴凉下坐着的场景,听到了鸟儿的叫声。这里的“箕踞”是形容诗人的姿态,他坐在那里,仿佛在享受这大自然的美丽。而“鸟韵”则是说鸟儿的叫声悠扬动听,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第二句“回牛自逐来潮信”,则描绘了牛群随着潮汐的到来而移动的景象。这里的“回牛”指的是牛群,它们随着潮水的方向前进,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而“潮信”则是指潮汐带来的信息,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规律。
第三句“儿童路口笑相呼”,则描绘了孩子们在路口玩耍的情景。他们互相嬉戏,笑着呼喊,展现出一种纯真无邪的童真。这里不仅描绘了孩子们的形象,也反映了社会的一种风貌。
第四句“矶脚筠篮有桑椹”,则是说诗人在矶脚的竹篮里找到了桑椹。这里的“矶脚”指的是海边的岩石上,而“筠篮”则是用竹子编织而成的篮子。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自然环境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