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问来从北海上,故人遥向此相怜。
难将璞璧投幽室,可把长缨濯下泉。
我自福堂安桎梏,君于陋巷诵遗编。
死生穷达了无事,不负男儿此百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是对诗歌的内容、主旨、情感等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然后把握诗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诗句的意思,再结合题目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解。

“音问来从北海上,故人遥向此相怜”,这两句是说:我的音信是从北方传来的,老朋友远道而来,相互慰问。“音问来从北海上”,意思是说我的音信是通过北方传来的,这里用“北海”指诗人所在地;“故人遥向此相怜”,意思是说:老朋友从远方来到此地,相互慰问。“故人”,老朋友;“相怜”,相互慰问。

“难将璞璧投幽室,可把长缨濯下泉”,这两句是说:我难以把自己像美玉那样纯洁美好的品格投到那黑暗的角落去,只能拿长缨去洗濯那清澈的泉水。“璞璧”,美玉;“幽室”,黑暗的角落;“长缨”,长的丝巾,比喻洁白的丝带;“濯”,洗。

“我自福堂安桎梏,君于陋巷诵遗编”,这两句是说:我自己在富贵的厅堂里安然享受着荣华富贵(受束缚),而你的故友却在贫穷的小巷里吟诵着先贤的著作。“福堂”,富贵的厅堂;“桎梏”,脚铐手铐等刑具,比喻束缚;“遗编”,指先贤的著作;“陋巷”,贫民住的狭窄的巷子。

“死生穷达了无事,不负男儿此百年”,这两句是说:生死得失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我活着为的是报答君王的大恩大德,所以决不辜负这个人生在世上的一百年。“死生”,死和生;“穷达”,穷困和通达;“无事”,没有事;“了”,句末语气词;“福堂”,富贵的厅堂;“陋巷”,贫民住的狭路;“遗编”,先贤的著作;“报”,报答。

【答案】

音问来从北海上,故人遥向此相怜。难将璞璧投幽室,可把长缨濯下泉。我自福堂安桎梏,君于陋巷诵遗编。死生穷达了无事,不负男儿此百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