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生终把蒯生□,□□君臣况可忧。
分土虽知羞绛灌,抽身何不效留侯。
荒祠空洒英雄泪,青简还多信史收。
百战功劳千古恨,凄风落叶暮山秋。
【解析】
此题考察的是诗歌的赏析。解答时注意从内容、手法、情感等角度分析。本诗前两句写淮阴侯韩信的功绩,后两句写淮阴侯的结局,最后一句是全篇的主旨。“过淮阴祠二首”中“其二”指的是《过淮阴》中的第二首。
【答案】
译文:郦生终于要背弃韩信了,君臣之间还能相忧吗?分封土地即使知道比不上绛侯和灌婴,抽身离去为什么不效仿留侯呢?
荒废的祠堂空洒着英雄的泪水,青简里还多记载了信史(指史记)的记载。百战的功劳千古令人遗憾,凄风落日,黄昏的山岭一片萧瑟。
注释:①郦生:汉初刘邦谋士,劝刘邦定都关中,以巩固天下。②蒯(kuǎi)生:即蒯通,为韩信出谋划策,建议韩信与汉联合抗楚。③绛(jiàng)灌:绛侯周勃和灌婴都是汉初功臣。④留侯:张良,西汉开国元勋,封留侯。⑤荒祠:荒凉的祠堂。⑥信史:《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⑦千古恨:永远的遗憾。⑧凄风落叶:形容秋天萧瑟的景象。⑨暮山秋:傍晚的山岭,秋意浓重。
赏析:
这首诗描写淮阴侯韩信的功业以及他悲惨的结局,表达作者对历史的反思。首句点明淮阴侯的功绩,颔联写韩信功高震主,终遭诛杀;颈联写韩信功高震主,被刘邦所忌;尾联写韩信死后,他的功业被后人遗忘。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