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杵声声过短篱,一声高处一声低。
画蛇几许惭添足,梦蝶多时苦弄衣。
黄菊有花非我里,青山无恙待人归。
行行争奈千千舍,欲学天门八翼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名为《秋词》。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注释和赏析。
第1句:
- 注释:京都的砧声传来,穿过篱笆,声音时高时低。
- 赏析:首句通过“京都闻砧”描绘了秋天的意境,砧声在京城中回响,穿越篱笆,给人一种深远而宁静的感觉。这里的“砧声过短篱”可能暗喻了时光匆匆,如同这短暂的声音一般迅速消逝。
第2句:
- 注释:一声敲击高处,一声敲击低处,声声交错。
- 赏析:这句描绘了砧声在篱笆上的回响,声音高低交错,仿佛是在诉说着生活的无常和岁月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百态、世态炎凉的感慨。
第3句:
- 注释:画蛇添足,梦蝶弄衣,形容徒劳无功。
- 赏析: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来比喻自己的处境和心境。画蛇添足意味着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反映了诗人对虚华无用之事的反感。而梦蝶弄衣则表达了一种虚无缥缈、追求不切实际的梦想,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迷茫和苦闷。
第4句:
- 注释:黄菊非我所有,青山待我归来。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归隐的向往。黄菊虽然美丽,但不是自己的,象征着无法占有的美好;青山虽未动过,却等待诗人归来,表达了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第5句:
- 注释:行行争奈千千舍,欲学天门八翼飞。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行行争奈千千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不断选择、犹豫的情景。而欲学天门八翼飞则透露了诗人想要超脱尘世束缚,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
综合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对砧声、画蛇、梦蝶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一方面,诗人对人生的无常和虚幻表示了无奈和困惑;另一方面,又流露出对于自由和归隐的渴望以及对更高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既有现实的写照,又有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