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林羽士金门客,旧辟丹房炼琼液。
手栽千树虬髯松,坐对两山虎头石。
白云昼静豁岩扉,湿翠满阶生紫芝。
瑶琴自奏涧湍响,银河直挂瀑泉飞。
鼎垆存火烹铅汞,灵药成苗几时种。
皓鹤翎梳雪翳林,碧桃花落霞飘洞。
琳宫累阙想蓬莱,叠嶂连峰紫翠堆。
丹光穿壁如红日,应有仙人骑鹤来。

鹤林诗

鹤林羽士金门客,旧辟丹房炼琼液。

手栽千树虬髯松,坐对两山虎头石。

白云昼静豁岩扉,湿翠满阶生紫芝。

瑶琴自奏涧湍响,银河直挂瀑泉飞。

鼎垆存火烹铅汞,灵药成苗几时种。

皓鹤翎梳雪翳林,碧桃花落霞飘洞。

琳宫累阙想蓬莱,叠嶂连峰紫翠堆。

丹光穿壁如红日,应有仙人骑鹤来。

【注释】

1.鹤林:即鹤林寺。在浙江湖州府乌青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境内。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始建。梁代著名诗人阴铿曾为之作《寺斋诗》。

2.金门客:金门客,指金朝的使者。

3.丹房:道士炼丹的地方。

4.虬髯松:龙须松,是一种生长在高耸入云的岩石上的古树。

5.龙虎石:相传有龙和虎守护的石头。

6.白云:云雾。

7.生紫芝:长着紫色的灵芝草。

8.瑶琴:美玉做成的琴。

9.涧湍响:山间溪流的声音。

10.鼎垆:古代煮药用的铜锅、炉。

11.铅汞:铅、汞的合称,指炼丹所用的金属原料。

12.鹤翎梳:用鹤的羽毛制成的梳子。

13.翳(yì):遮挡。

14.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15.丹光:丹砂烧成的红色光亮,这里指炼丹后产生的红色光芒。

16.仙人:神仙的人,指修炼得道的人。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游鹤林寺时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是说这位鹤林寺的羽士金门客,曾经在丹房中炼过琼液。三、四句是说他亲手栽种了许多虬髯松和虎头石。五至八句写他在丹房中弹奏瑶琴,溪水激石发出潺潺之声。九至十二句写他烹炼丹药的情景,最后两句写他的仙气。

首联先点出鹤林寺的羽士金门客的身份与地位,并交代了他的活动地点——丹房。二联写丹房中的炼丹过程,突出其神奇。“手栽千树虬髯松”,描绘的是炼丹师手植的松树;“坐对两山虎头石”,则表现了他面对两座奇形怪状的山石时的神态。这两句既写出了他的炼丹技艺之高超,又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联写炼丹的过程与效果:“白云昼静豁岩扉,湿翠满阶生紫芝。”意思是说在炼丹的过程中,白云悠悠地飘过,阳光照射在岩石上,使得岩洞口的门户显得明亮而开阔。在炼丹过程中,山中生长出了紫色的灵芝草。这两句既写出了炼丹的过程,又写出了其结果。

“瑶琴自奏涧湍响,银河直挂瀑泉飞。”这两句是说在炼丹的同时,他还在弹奏瑶琴,溪水激石发出潺潺之声,仿佛银河倒悬于瀑布之间。这里的“瑶琴自奏”与前两句的“手栽”“坐对”相呼应,都突出了炼丹师的技艺与修为。

五至八句是说在炼丹的过程中,他不断地烹炼丹药,使得丹药得以成熟。“鼎垆存火烹铅汞,灵药成苗几时种?”意思是说,他通过鼎炉中的火势来烹制铅汞等丹药成分。这些丹药一旦成熟,就可以用来种植其他的药物了。这两句既写出了丹药的制作过程,又表达了他对医学的贡献。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描写炼丹师的日常生活与修行。“皓鹤翎梳雪翳林,碧桃花落霞飘洞。”这两句是说,炼丹师如同一只白鹤般洁净高雅,他的发丝如同雪花一般洁白,身姿宛如林间的大树。而在炼丹的过程中,他也像一朵桃花一样凋零,最终化为一道霞光飘进山洞。这两句话既赞美了炼丹师的形象,又表现了炼丹师的修行之路。

最后两句是说炼丹师的修行之路将引领他去往仙境之地。“琳宫累阙想蓬莱,叠嶂连峰紫翠堆。”这两句是说,他向往着那仙境般的琳宫,那里的宫殿层层叠叠,山峰连绵起伏,一片翠绿欲滴的景象。这两句既表达了炼丹师对未来的憧憬,也暗示了他追求长生不老的决心。

这首诗通过对炼丹师的描写与赞美,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品质与技艺,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与生命的认知与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