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甫,原名黄照,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013,卒于公元1066
黄照,字晦甫,长沙益阳(今属湖南)人,后徙江陵。
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
除归州司理参军,移岳州华容令、道州江华令。
以秘书丞(《粤西金石略》作屯田员外郎)通判桂州。
英宗即位,改福建转运判官。
治平三年召为侍御史,行次衢州卒,年五十四。
有《漫为集》,已佚。
事见《忠肃集》卷一三《侍御史黄君墓志铭》。
生卒年:1013-1066
晦甫,原名黄照,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013,卒于公元1066
黄照,字晦甫,长沙益阳(今属湖南)人,后徙江陵。
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
除归州司理参军,移岳州华容令、道州江华令。
以秘书丞(《粤西金石略》作屯田员外郎)通判桂州。
英宗即位,改福建转运判官。
治平三年召为侍御史,行次衢州卒,年五十四。
有《漫为集》,已佚。
事见《忠肃集》卷一三《侍御史黄君墓志铭》。
生卒年:1013-1066
更待当年瑞雉归出自《雉山》,更待当年瑞雉归的作者是:黄照。 更待当年瑞雉归是宋代诗人黄照的作品,风格是:诗。 更待当年瑞雉归的释义是:期待着瑞雉回归的吉祥景象。 更待当年瑞雉归是宋代诗人黄照的作品,风格是:诗。 更待当年瑞雉归的拼音读音是:gèng dài dāng nián ruì zhì guī。 更待当年瑞雉归是《雉山》的第4句。 更待当年瑞雉归的上半句是: 渊鱼林鸟已闻法。
渊鱼林鸟已闻法出自《雉山》,渊鱼林鸟已闻法的作者是:黄照。 渊鱼林鸟已闻法是宋代诗人黄照的作品,风格是:诗。 渊鱼林鸟已闻法的释义是:深渊中的鱼和森林中的鸟都已听闻佛法。 渊鱼林鸟已闻法是宋代诗人黄照的作品,风格是:诗。 渊鱼林鸟已闻法的拼音读音是:yuān yú lín niǎo yǐ wén fǎ。 渊鱼林鸟已闻法是《雉山》的第3句。 渊鱼林鸟已闻法的上半句是:儒衣不著著僧衣。
儒衣不著著僧衣出自《雉山》,儒衣不著著僧衣的作者是:黄照。 儒衣不著著僧衣是宋代诗人黄照的作品,风格是:诗。 儒衣不著著僧衣的释义是:儒衣不著著僧衣:指诗人舍弃了儒者的服饰,改穿僧侣的袈裟,意味着诗人放弃了世俗的生活,选择了出家修行。 儒衣不著著僧衣是宋代诗人黄照的作品,风格是:诗。 儒衣不著著僧衣的拼音读音是:rú yī bù zhù zhù sēng yī。 儒衣不著著僧衣是《雉山》的第2句
为爱空门息世机出自《雉山》,为爱空门息世机的作者是:黄照。 为爱空门息世机是宋代诗人黄照的作品,风格是:诗。 为爱空门息世机的释义是:为爱空门息世机:指诗人为了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超脱,选择出家修行,放下世俗的机缘和欲望。 为爱空门息世机是宋代诗人黄照的作品,风格是:诗。 为爱空门息世机的拼音读音是:wèi ài kōng mén xī shì jī。 为爱空门息世机是《雉山》的第1句。
【注释】 雉:野鸡。 为爱:由于喜爱。 空门:佛教徒称释迦牟尼为“空”,这里指佛门,即佛教寺院。 息世机:停止世间的名利之争。 儒衣不著:穿着儒士的衣裳。 着僧衣:穿上僧人的衣服。 渊鱼林鸟已闻法(传说中,在山林水底居住的深水鱼类和飞翔于森林之间的小鸟能听得到佛法):比喻有悟性的人能够听到佛法。 瑞雉(ruì zhì)归:祥瑞之鸟归来。 【赏析】 此诗首句写诗人因为喜爱佛法而放下俗务
黄照,字晦甫,长沙益阳(今属湖南)人,后徙江陵。 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 除归州司理参军,移岳州华容令、道州江华令。 以秘书丞(《粤西金石略》作屯田员外郎)通判桂州。 英宗即位,改福建转运判官。 治平三年召为侍御史,行次衢州卒,年五十四。 有《漫为集》,已佚。 事见《忠肃集》卷一三《侍御史黄君墓志铭》。 生卒年
董瞿老是宋朝的诗人。 董瞿老,字子才,是宋代一位具有影响力的诗人。他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在历史上都有所记载和研究,其作品也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董瞿老的生平、诗词创作、文化贡献以及其在宋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 基本信息: - 董瞿老生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卒于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他的籍贯为江西豫章(今南昌),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