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虽知半就荒,过从宁得少求羊。
一时握手堪千古,万态浮云付几觞。
到眼江山溪柳畔,会心鱼鸟渚烟旁。
招携喜有缨同濯,闲对沧洲弄夕阳。

社集喜五羊三桂诸子至竹径虽知半就荒,过从宁得少求羊。

一时握手堪千古,万态浮云付几觞。

到眼江山溪柳畔,会心鱼鸟渚烟旁。

招携喜有缨同濯,闲对沧洲弄夕阳。

注释:

竹径:竹林小径。

“虽知”二句:虽然知道竹林小径已经半荒了,但是我和朋友们偶尔还去那里聚会。宁:难道;岂。

“一时”二句: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彼此的交往可以与历史上的大贤相媲美;我们的交往就像在万态纷呈的天空中随意漂浮着的白云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牵挂的。

“到眼”三句:眼前的江山,溪边柳树,烟波浩渺的江面,都是我们共同欣赏的风景。会心:领会对方的心意。

“招携”三句:邀请朋友一同沐浴在沧洲的晚霞之下。缨:帽子的带子,这里指帽子。濯:洗澡。沧洲:即沧浪之洲,指水边沙洲。沧浪:水波动荡貌,也泛指水。

赏析:

诗的前六句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意境图,诗人用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首联“竹径虽知半就荒,过从宁得少求羊”,以竹径为引子,展现了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竹径虽知半荒废,但诗人依然愿意和朋友一起前往,这种豁达的精神令人感动。颔联“一时握手堪千古,万态浮云付几觞”,更是将友情比喻为历久弥坚的伟大力量,如同历史长河中的千古流光。尾联则通过描绘眼前的江山、溪柳、江烟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深深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