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尘梦笑中过,此日相携上宝陀。
莫讶山僧非佛印,也能倾倒醉东坡。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主要从内容、手法和语言三方面分析。解答时注意要结合诗句的意思进行分析。如“十年尘梦笑中过”,意思是说,人生短短几十年,像一场大梦,在笑谈之间已经度过了十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莫讶山僧非佛印”,意思是说,不要惊讶山中的和尚不像佛祖。这里作者用典,暗指了苏轼。苏轼曾自号东坡居士,所以作者认为这位山中的和尚也具有东坡居士的豪情和才气。“也能倾倒醉东坡”,意思是说,这个山中的和尚也能倾倒东坡先生。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僧人的赞赏之情。
【答案】
①译文:我在这尘世的梦中走过了漫长的十年,今天与你一同登上小金山。②赏析:此句是全诗的第一句。“笑”字是这首诗的关键词。“十年”二字是点明自己与友人相会的时间之久。十年来,诗人一直在外为官,与友人聚少离多,如今终于得以重会,自然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于是便有了第二句“相携上宝陀”。宝陀山上有一座宝塔,相传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登小金山”,也就是登宝陀山,是当时文人雅士游赏的胜地。③译文:不要惊讶山中的和尚不像佛祖;他也有东坡居士一样的豪情和才气。④赏析:此诗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笑”“相携”二字是此诗的关键。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与朋友李龗等游西湖,并赋《赤壁》词。苏轼作《赤壁赋》,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后来将这段文字刻在了石头上,放在黄州定慧院内,因此苏轼又被称为东坡居士。苏轼与黄州知州陈襄交往密切,陈襄是位佛学家,苏轼非常仰慕他的学问,因而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苏轼在黄州期间,常与陈襄一起游览名胜古迹。这首《登小金山》就作于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