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森阴可避喧,半檐聊结数苔垣。
因思白足常参谒,贪看青山不掩门。
趺坐每依芳草席,倦游懒上碧云村。
自从粒米须弥破,客至难供菜满盘。

注释:

  • 古木森阴可避喧,半檐聊结数苔垣。
  • “古木森阴”形容古树林荫浓密,环境幽静。”可”表示能够;”喧”表示喧闹;”半檐”指寺庙的一角或部分建筑。”聊结”表示随意搭建;”数”表示数量;”苔垣”指的是用苔藓作为装饰的墙壁。
  • 因思白足常参谒,贪看青山不掩门。
  • “因思”表示思考;”白足”可能指的是僧人的鞋子,因为僧人通常赤脚行走;”常参谒”表示经常去拜访;”贪”表示贪恋;”看”表示观看。”青山不掩门”表示青山环抱,山门掩映;”掩”表示遮盖,这里指山门被绿树环绕;”门”表示寺庙的门。
  • 趺坐每依芳草席,倦游懒上碧云村。
  • “趺坐”表示盘腿坐着;”每”表示常常;”依”表示依靠;”芳草席”指的是用芳草地铺成垫子;”倦游”表示厌倦了游玩;”懒”表示懒惰;”上碧云村”表示登上青翠的云端般的村庄;”村”表示村庄。
  • 自从粒米须弥破,客至难供菜满盘。
  • “自从”表示自从……以来;”粒米”可能是指粮食或食物;”须弥”可能是指佛教中的须弥山,象征宇宙;”破”表示破碎;”客至难供菜满盘”表示客人来访时,难以提供丰盛的食物招待;”菜满盘”表示菜肴非常丰富。
    赏析:
    这首诗是宝震寺的一首描写寺庙环境的诗。诗人通过对古树林荫、半檐苔垣、山门、青草垫子、白云村庄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宝震寺的幽静和美丽。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寺院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