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师中,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为原州临泾县令(《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七之一四)。
七年,以秘书丞权通判河州,旋擢知河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二、二五四)。
十年,贬监阆州商税(同上书卷二八○)。
元丰四年(一○八一),为夔州路转运副使(同上书卷三一三)。
生卒年:?-?
鲜于师中,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为原州临泾县令(《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七之一四)。
七年,以秘书丞权通判河州,旋擢知河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二、二五四)。
十年,贬监阆州商税(同上书卷二八○)。
元丰四年(一○八一),为夔州路转运副使(同上书卷三一三)。
生卒年:?-?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题滴水岩 岩前山溜洒如倾,三峡都无此景清。 坐对秦宫垂箔影,静闻鲛室落盘声。 好追祓禊兰亭会,疑到神仙洞府行。 每羡渝南二千石,频来幽境驻双旌。 注释: 1. 岩前山溜洒如倾:描述的是水滴从悬崖峭壁流下的壮观景象,仿佛是倾斜而下。 2. 三峡都无此景清:在长江三峡地区,很难找到这样清澈的溪水景观。 3. 坐对秦宫垂箔影:形容坐在岩石上,可以看到如同秦朝宫殿一样的倒影
宋杭州富阳人,字师直。 谢绛子。 仁宗皇祐元年进士。 历京西、淮南转运使,以与王安石善,骤擢为侍御史,诬劾苏轼以迎合安石。 后知潭州,时章惇开五溪,景温协力拓筑,以功进拜礼部侍郎。 哲宗元祐中,历知永兴军、河阳。 卒年七十七。 生卒年:?-
韩缜姬并非一个广为人知的宋代诗人。韩缜姬可能是对韩缜字玉汝的误写或误解,或者是对其诗作的误传。韩缜(1019-1097)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字玉汝,原籍灵寿(今属河北),后徙雍丘(今河南杞县)。他生于天禧三年(1019年),在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及第。 韩缜的政治生涯颇为显赫,他曾在英宗朝担任淮南转运使,神宗时曾知枢密院事,而在哲宗朝则拜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并出知颍昌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