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凝水石。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男女转脬,小便困难。用寒水石(按:此处指凝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共研为末,加水一斗,煮成五升。每服一升。

牙龈出血,有洞。用凝水石粉三两、丹砂二钱,甘草、脑子各少许,共研为末,干敷。

汤火灼伤。用凝水石烧过,研细,敷伤处。

小儿丹毒(皮肤热赤)。用凝水石半两、白土一分,共研为末,米醋调涂。

附方杀齿虫,去目翳,治噎膈反胃。同石灰烂肌肉、溃痈疽瘰疬,去瘀血,点痣黡疣赘痔核。

本草纲目·土部·石碱

释名

  • 凝水石:此名称源于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即能够凝结水分。在古代,人们发现这种石头在特定条件下能吸收并保持大量水分,因此得名“凝水石”。

气味

  • 辛、寒、无毒:描述了凝水石的药性特点。辛味表明它具有刺激性,寒性说明它有清热的作用,而无毒则表示使用后不会对人体产生毒性反应。

主治

  • 男女转脬,小便困难:主要用于治疗男性和女性因尿路阻塞引起的排尿困难问题。
  • 牙龈出血,有洞:适用于治疗口腔内出血及牙周疾病。
  • 汤火灼伤:用于处理由高温引起的皮肤损伤。
  • 小儿丹毒(皮肤热赤):用于治疗儿童皮肤感染性疾病。
  • 附方杀齿虫,去目翳,治噎膈反胃:提供多种附加用途,如杀灭牙齿中的细菌、治疗眼疾等。
  • 同石灰烂肌肉、溃痈疽瘰疬,去瘀血,点痣黡疣赘痔核:描述凝水石与石灰混合使用时的医疗效果,包括消除肿块、治疗疮疡和痣疣等。

译文

  • 凝水石:Shuishuitan。
  • 气味:Xin, cold, nontoxic.
  • 主治:Nanyuanbaopao, xiuxiankongnan. Yong Hanshuishui (Cang: Yanshuishui), Huaishi yigou, Guizi yigou, yidian yiwei, ganci zhi chuan.
  • 译文:凝水石。气味:辛、寒、无毒。主治:男女转脬,小便困难。用寒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共研为末,加水一斗,煮成五升。每服一升。牙龈出血,有洞。用凝水石粉三两、丹砂二钱,甘草、脑子各少许,共研为末,干敷。汤火灼伤。用凝水石烧过,研细,敷伤处。小儿丹毒(皮肤热赤)。用凝水石半两、白土一分,共研为末,米醋调涂。附方杀齿虫,去目翳,治噎膈反胃。同石灰烂肌肉、溃痈疽瘰疬,去瘀血,点痣黡疣赘痔核。

赏析

  • 凝水石:一种具有独特物理性质的石头,能够凝结水分,常用于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 气味:辛、寒、无毒,这些特性使其在中医中被用作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 主治:涵盖了从泌尿系统问题到皮肤病等多种病症,显示了凝水石的广泛用途和治疗效果。
  • 译文:将原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描述转换为现代汉语,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其含义。
  • 赏析:通过对凝水石的介绍,不仅展示了其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利用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