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
寒湿脚气。用烧红的砖放入陈臭的淘米水中渍过,趁热布包,两膝夹住,上盖棉被,三、五次可愈。
眼睛红、肿、痛。取浸在粪池中为时很久的新砖,放在阴湿处,等砖面生花,把花刷下,加入脑子和匀,点患处。
臀部湿疮。每天坐新砖上,能去湿气。
白痢久不愈,烧砖,布包,坐砖上,令热气入腹,有效。
【诗句】
主治寒湿脚气。用烧红的砖放入陈臭的淘米水中渍过,趁热布包,两膝夹住,上盖棉被,三、五次可愈。
眼睛红、肿、痛。取浸在粪池中为时很久的新砖,放在阴湿处,等砖面生花,把花刷下,加入脑子和匀,点患处。
臀部湿疮。每天坐新砖上,能去湿气。
白痢久不愈,烧砖,布包,坐砖上,令热气入腹,有效。
【译文】
主治:治疗寒湿引起的脚气病。方法是将烧红的砖放入陈臭的淘米水中浸渍,趁热用布包裹双膝,并盖上棉被,如此连续三次即可痊愈。
治疗眼睛红肿、疼痛。方法是取浸泡在粪便中的陈旧砖块,放置于潮湿阴暗之处,待其表面长出花纹后,将花纹刮下,与脑汁混合均匀后涂敷患处。
治疗臀部皮肤湿疮。每天坐在未经使用的新鲜砖头上,可帮助消除体内湿气。
治疗长期腹泻不愈的症状。方法是将旧砖烧红后置于布包中,坐在砖上,使热气进入腹部,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赏析】
本草纲目·土部·古砖篇记载了几种使用古老砖块治病的方法,这些方法体现了古代中医利用自然材料来辅助治疗疾病的智慧。通过烧红砖块、利用其温热性质以及与特定药材的配伍使用,不仅展示了对传统材料应用的深入理解,也反映了古人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首先提到的是治疗“寒湿脚气”的方法。通过使用燃烧过的红色砖块和淘米水的组合,利用高温带来的热度和砖的特性来促进湿气的排出,这种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利用物理手段来调整人体气血平衡的理念。
处理眼睛红肿和疼痛问题时,选择的是存放时间较长的砖块,并通过特殊的处理方法(如在阴湿环境下让砖块生花),再将其刮下配合其他成分进行外用治疗。这种做法可能基于砖中矿物质的特性及其对眼部健康的潜在影响。
针对臀部湿疮的治疗方式,则是直接使用未经使用的新鲜砖头,以期利用其独特的质地和温度来帮助消除体内的湿气。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体现了中医对于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观察与利用。
这些古老的治疗方式不仅反映了中医治疗理念的先进性,也展现了人类智慧与自然材料相结合的独到见解。尽管这些方法在今天看来可能显得原始或不够科学,但其背后的原理——尊重自然和调和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反思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