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方
《肘后方》曰:“蝎虿螫叮。蝎有雌雄,雄者痛在一处,以井底泥封之,干则易;雌者痛牵诸处,以瓦沟下泥封之。若无雨,以新汲水,从屋上淋下取泥。
本草纲目 · 土部 · 檐溜下泥
《肘后方》曰:“蝎虿螫叮。蝎有雌雄,雄者痛在一处,以井底泥封之,干则易;雌者痛牵诸处,以瓦沟下泥封之。若无雨,以新汲水,从屋上淋下取泥。”
注释: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编著的一本药物学著作,共三十二卷。其中《土部》是专门讨论土类药材的篇章。“檐溜下泥”指的是在屋檐下流淌的雨水形成的泥巴。在中医中,雨水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因此可以用于治疗蝎蜇伤等病症。《肘后方》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医学典籍,由张仲景所著,其中记载了一些实用的民间疗法和经验方。“蝎虿螫叮”是指被蝎子蛰伤后的痛苦症状,其中“虿螫叮”是对蝎子螫刺疼痛的描述。“雌雄”是指蝎子的不同种类,雄蝎子蛰伤的部位固定,而雌蝎子蛰伤的部位会扩散到多个部位。“以井底泥封之,干则易;雌者痛牵诸处,以瓦沟下泥封之。若无雨,以新汲水,从屋上淋下取泥。”是描述了一种简易的治疗方法,即使用井底的泥、瓦沟下的泥或者雨水来敷贴患处,以达到止痛的效果。如果天气晴朗没有雨,则可以使用新汲的水从屋檐上流下来的水来提取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