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宝石出西番、回鹘地方诸坑井内,云南、辽东亦有之。有红、绿、碧、紫数色。碧者,唐人谓之瑟瑟。红者,宋人谓之。今通呼为宝石。以镶首饰器物,大者如指头,小者如豆粒,皆碾成珠状。

主治

去翳明目,入点药用之。灰尘入目,以珠拭拂即去。

诗句

本草纲目·石部·宝石

译文

《本草纲目》记载,宝石主要产自西番、回鹘的深坑内,云南和辽东也有出产。宝石的颜色有红色、绿色、蓝色、紫色等。其中蓝色叫做瑟瑟,红色叫做宋人。如今,人们统称它为宝石。宝石被用来镶嵌首饰器物,大到可以像手指一样大,小到只有豆粒大小,都被碾制成珠状使用。

注释

  1. 《本草纲目》: 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药物学著作,详细记录了各类药材的性质、功效、用法等信息。
  2. 西番、回鹘地方: 指的是古代中国的西部地区,如新疆和中亚一带,是宝石的产地之一。
  3. 云南、辽东: 指中国的两个省份,云南位于西南部,辽东则指辽宁省。这些地区也是宝石的重要产地。
  4. 红、绿、碧、紫数色: 宝石有多种颜色,这里列出了四种常见的颜色。
  5. 瑟瑟: 古汉语中对碧绿色的宝石的称呼。
  6. 宋人: 宋朝的人,这里可能是指宋朝时期人们对这种宝石的认识或使用。
  7. 点药用之: “点药用之”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即将某些具有特定效果的矿物或药物研磨成粉末后用于治疗疾病。
  8. 灰尘入目: 如果眼睛里有灰尘,可以用宝石擦拭以去除灰尘。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宝石的出处、颜色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首先指出宝石的主要产地是西番和回鹘,随后提到了宝石的多种颜色,包括红色、绿色、蓝色和紫色。接着讲述了宝石在传统医药中的价值,尤其是作为眼科疾病的治疗工具,通过擦拭的方式清除眼内的灰尘。整体来看,诗歌不仅传达了宝石的珍贵与美丽,还强调了其在医疗上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