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鸡头、雁喙、雁头、鸿头、鸡雍、卯菱、蒍子、水流黄。
气味
甘、平、涩、无毒。
主治
小便频数及遗精。用秋石、白茯苓、芡实、莲子各二两,共研为末。加蒸枣做成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此方名“四精丸”。
白浊。用芡实粉、白茯苓粉。化黄蜡和蜜作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盐汤送下。此方甸“分清丸”。
附方
芡茎,亦名鸡头菜、菜能止烦渴,除虚热。生食熟食均可。芡根,切片煮熟,盐醋调食,能治偏坠气块。
本草纲目·果部·芡实释名、气味、主治与方剂应用
- 释名
- 鸡头:芡实的果实形状似鸡头,故得此名。
- 雁喙:因其外形酷似大雁的喙而得名。
- 雁头:因果实顶部形似大雁头部而得名。
- 鸿头:因其果实形状似大雁而得名。
- 鸡雍:因果实底部形似鸡雍而得名。
- 卯菱:因其果实形状似卯状菱角而得名。
- 蒍子:因果实形状似蒍子而得名。
- 水流黄:因其果实颜色呈黄色且有流动感而得名。
- 气味
- 甘、平、涩、无毒:芡实具有甘味,性质平和,涩味适中,无毒性。
- 主治
- 小便频数及遗精:芡实能补肾固精,适用于尿频和遗精等症状。
- 白浊:芡实粉与白茯苓粉混合后,可化黄蜡和蜜制成丸子,用于治疗白浊。
- 方剂应用
- 四精丸:使用秋石、白茯苓、芡实、莲子各二两,共研为末,加蒸枣做成成丸子,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 分清丸:用芡实粉、白茯苓粉,化黄蜡和蜜作丸子,每服百丸,盐汤送下。
- 附方
- 芡茎:生食或熟食均可,能止烦渴,除虚热。
- 芡根:切片煮熟,盐醋调食,能治偏坠气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