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烈朴、赤朴、厚皮。树名榛,子名逐折。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脾胃虚损。用厚朴(去皮,切片)、生姜(连皮,切片)二斤,在水五升中同煮干,去姜,焙朴,再以干姜四两、甘草二两,同厚朴一起,在水五升中煮干,去甘草,焙闰、朴为末加枣肉、生姜同煮熟,去姜,把枣内、药末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方中再加熟附子亦可。此方名“厚朴煎丸”。
痰呕逆。饮食不下。用厚朴一两、姜汁炙黄,研为末,每服二匙,米汤调下。
腹前胀满。用厚朴(制)半斤,甘草、大黄各三两,枣十枚,大枳实五枚,桂二两,生姜五两,加水一培,煎成四升,温服八合。一天服三次,呕吐者再加半夏五合。此名“厚朴七物汤”。
气胀心闷,饮食不下,久患不愈。用厚朴以姜汁炙焦后研为末。每服二匙,陈米汤调下,一天服三次。
厚朴,学名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是木兰科植物厚朴的干燥树皮。在《本草纲目》中,厚朴被归为木部,其释名包括烈朴、赤朴和厚皮。以下是对《本草纲目·木部·厚朴》的详细解析:
- 释名:
- 烈朴、赤朴、厚皮:描述了厚朴的别称,强调了其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 榛子:指出了厚朴的树名和子名。
- 气味:
- 苦、温、无毒:描述了厚朴的气味和性质,表明其具有苦味且温热,且对人体无害。
- 主治:
- 脾胃虚损:这是厚朴的主要功效,用于治疗因脾胃虚弱引起的各种症状。
- 痰呕逆、饮食不下、腹前胀满、气胀心闷、饮食不下、久患不愈:这些症状也是厚朴的适应症,显示了其在多种病症中的应用。
- 用法用量:
- 厚朴煎丸:这是一种具体的使用方式,通过将厚朴与其他药材配伍制成丸剂,以便于服用和发挥药效。
- 厚朴七物汤:另一种具体的使用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病症,如呕吐等。
- 方解:
- 对于“厚朴煎丸”和“厚朴七物汤”,李时珍提供了详细的方解,解释了药物的组成、制备过程以及如何应用。
- 注意事项:
- 在使用厚朴时,应注意其性味和功效,避免与其他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或相互作用。
- 赏析:
- 厚朴作为中医药材,不仅因其疗效而被广泛使用,还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受到尊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不仅是医学宝库,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本草纲目·木部·厚朴》不仅是一本关于厚朴的药用书籍,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文化和历史价值的文献。通过对厚朴的深入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中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医药学的智慧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