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土龙。
气味
(鳄鱼甲)酸、微温,有毒。
主治
心腹症瘕、瘰疬瘘疮、崩中带下等。
诗句
土龙,鳄鱼甲。
气味酸、微温,有毒。主治心腹症瘕、瘰疬瘘疮、崩中带下等。
译文
鳄鱼的甲壳,被人们称为“土龙”。
其气味酸涩温和,具有毒性。主要用于治疗腹部疼痛、囊肿、淋巴结结核、疮疡以及女性的崩漏等症状。
注释
- 释名:本草纲目中的释名部分通常解释药物的别称或俗称。在这里,”释名”指的是对“土龙”即鳄鱼甲的解释。
- 土龙:在中医中,鳄鱼甲有时被称为“土龙”,这可能源于其在某些文化中被视为珍贵的药材。
- 气味:描述了鳄鱼甲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属性。这里的“酸、微温,有毒”指出鳄鱼甲的味道是酸味且稍微温热,同时具备一定的毒性。
- 主治:列出了鳄鱼甲的主要治疗用途。包括治疗腹部疼痛(心腹症瘕)、结核病灶(瘰疬瘘疮)以及女性月经失调(崩中带下)。
赏析
《本草纲目》是一部著名的古代中医药学著作,收录了大量的中药材及其功效和应用。其中,鳄鱼甲作为药材,其独特的特性和治疗效果使其在中医药中占有一席之地。鳄鱼甲虽然味道酸涩,但能温通血脉,对于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有一定作用。此外,鳄鱼甲的毒性也使得它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有力工具,如瘰疬瘘疮和崩中带下。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鳄鱼甲不仅仅是一种药材,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的存在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生物的认知和利用,也体现了中医药学的深厚底蕴和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