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贝齿、白贝、海。
气味
咸、平、有毒。
主治
目花翳痛。有贝子一两,烧研成粉,加龙脑少许点眼。若有息肉,再加真珠末等分。
鼻渊脓血。用贝了烧研,每服二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二便不通。用贝子三个、甘遂一钱五分,共研为末,浆水调下,不久即通。
小便不通。用贝子一对,一个生用,一个烧过,共研为末,温酒送服。
下疳阴疮。用贝了三个,煅红,研为末,搽患处。
《本草纲目·介部·贝子》
释名
- 贝齿:贝齿,即贝壳的牙齿部分。在古代文献中,贝壳被形象地称为“贝齿”,这是因为其形状与牙齿相似。
- 白贝:白贝,指的是白色或浅色的贝壳。这种贝壳通常质地较软,颜色较为纯净。
- 海:海,在这里指的是海洋。贝壳是海洋生物的一部分,因此被称为“海”。
气味
- 咸、平、有毒:贝子的气味为咸味,性质平和,但具有一定的毒性。这种气味来源于贝壳中的矿物质成分。
主治
- 目花翳痛:使用贝子一两,烧研成粉,加龙脑少许点眼。若有息肉,再加真珠末等分。这种方法可以缓解眼睛的疼痛和翳障。
- 鼻渊脓血:用贝了烧研,每服二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这种方法可以治疗鼻渊和脓血症状。
- 二便不通:用贝子三个、甘遂一钱五分,共研为末,浆水调下,不久即通。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大便不通的问题。
- 小便不通:用贝子一对,一个生用,一个烧过,共研为末,温酒送服。这种方法可以治疗小便不通的症状。
- 下疳阴疮:用贝了三个,煅红,研为末,搽患处。这种方法可以治疗下疳阴疮的症状。
赏析
《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医学著作,其中关于贝子的记载不仅丰富了古代医学知识,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通过对贝子的详细描述和各种病症的治疗方法,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自然界的珍视和利用。同时,这些治疗方法也体现了古代医学的智慧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