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林居竹树低,白头志愿乐卑栖。
石矼新水鱼贪荇,茅屋深村燕惜泥。
明月采菱归渡口,梨花沽酒过村西。
由来生事须当计,学稼何妨复灌畦。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野老林居竹树低,白头志愿乐卑栖。
  • 注释:一位年老的隐者居住在森林中,竹子和树木低矮生长。他白发苍苍,愿望在简陋的居所安度晚年。
  • 译文:一位隐者居住在森林中,他的房屋周围是低矮的竹子和树木。这位隐者已白发苍苍,他的愿望是在这样的简朴居所中度过晚年。
  1. 石矼新水鱼贪荇,茅屋深村燕惜泥。
  • 注释:石头上铺有新石子,鱼儿贪婪地吃着荇菜;茅屋里燕子珍惜泥土筑巢。
  • 译文:石头上铺了新石子,鱼儿们贪婪地享用着荇菜;而深藏在村庄里的茅屋,燕子珍惜着泥土筑巢。
  1. 明月采菱归渡口,梨花沽酒过村西。
  • 注释:月色下,渔人划船回家;在梨花盛开的季节,他买酒喝过了村庄。
  • 译文:在明亮的月光下,渔夫驾舟返回渡口;在梨花盛开的季节,他在村里买了酒来喝。
  1. 由来生事须当计,学稼何妨复灌畦。
  • 注释:一直以来,考虑生计是必须的;学农种植也不妨碍再次灌溉田地。
  • 译文:自古以来,为了生计需要深思熟虑;学习农业种植,也无妨再进行灌溉农田的工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乡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首句“野老林居竹树低”,通过对隐居者的简单生活描述,传达出一种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第二句“白头志愿乐卑栖”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心灵安宁的愿望。第三句“石矼新水鱼贪荇”和第四句“茅屋深村燕惜泥”分别描写了自然景物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现了一种朴素而真实的美。第五句“明月采菱归渡口”和第六句“梨花沽酒过村西”则将诗意引向更加生动活泼的一面。最后两句“由来生事须当计,学稼何妨复灌畦”表达了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即无论是追求功名还是回归田园,重要的是要有计划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同时,学习和从事农作也可以相辅相成。整首诗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田园风光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