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叱石尽成羊,山径参差带夕阳。
落日不归眠宿草,残霞相映伴疏杨。
欲驱自笑桑榆晚,返照偏疑岐路亡。
借问谁司刍牧者,尚馀羵首卧烟荒。

【注释】:

玉羊晚照:形容夕阳下的景色美丽如画。玉,形容其美。羊,这里指山。牧羊人,此处指牧羊的人。羵首,即羊毛,指牛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汝州游览时所作。诗人用“牧羊人”作为全诗的线索,以牧羊人的所见所感来抒发作者的感慨。

首句“何人叱石尽成羊”,是说有人把一块顽石叫成一只羊。这里的“叱石”指的是使石头变成羊。而“成羊”则是将石头变成羊的形状。这一奇特的景象使得诗人想起了唐代诗人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中的诗句“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感叹之情。

次句“山径参差带夕阳”,是说山间的小路上,参差的小路与夕阳相伴。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第三句“落日不归眠宿草”,是说落日不再回到草丛中休息,而是继续前行。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

第四句“残霞相映伴疏杨”,则是说残阳与残霞相映成趣,陪伴着稀疏的柳树。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第五句“欲驱自笑桑榆晚”,是说想要驱赶自己对晚年的感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岁增长的感慨之情。

第六句“返照偏疑岐路亡”,则是说反照着天空的阳光似乎要迷失在歧路之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困惑的感叹。

第七句“借问谁司刍牧者,尚馀羵首卧烟荒”。是说向牧羊人打听谁是牧羊人,还剩下一头被拴在树上的牛。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荒凉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牧羊人生活的艰辛。

此诗通过对牧羊人的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