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高百尺,气压势岧峣。
塔影斜侵汉,钟声远送潮。
崖深藏日月,地迥绝尘嚣。
即是清凉境,何须问石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如下:

登宝叔塔

楼台高百尺,气压势岧峣。

塔影斜侵汉,钟声远送潮。

崖深藏日月,地迥绝尘嚣。

即是清凉境,何须问石桥。

注释

  1. 楼台高百尺,气压势岧峣 - 描述宝叔塔的高耸入云,以及其壮观的气势。
  2. 塔影斜侵汉,钟声远送潮 - 描绘了塔的影子斜射在汉水之中,同时钟声在远处回荡,仿佛与潮汐相呼应。
  3. 崖深藏日月,地迥绝尘嚣 - 形容山峰之高峻,使得日月难以触及,同时也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尘世的纷扰。
  4. 即是清凉境,何须问石桥 - 表达了登上宝叔塔后,自然之美已经足以让人心旷神怡,无需再寻求其他世俗之物。

赏析
这首诗以登宝叔塔为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宝叔塔的独特魅力和自然之美。首句“楼台高百尺”便给人以震撼之感,高耸入云的建筑让人不禁想象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接着,“气压势岧峣”则进一步突出了宝叔塔的雄伟壮观,使人感受到一种压迫感和敬畏之情。

第二句“塔影斜侵汉”,则是对宝叔塔独特形态的描绘。塔影斜射在汉水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钟声远送潮”则又增添了一份神秘感,钟声似乎能穿越时空,与潮汐相互呼应,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第三、四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宝叔塔周围的自然风光。“崖深藏日月”形象地表达了山峰之高峻,使得日月难以触及,同时也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尘世的纷扰。“地迥绝尘嚣”则强调了宝叔塔所在的环境之清静,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最后两句“即是清凉境,何须问石桥”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人认为,只要身处于宝叔塔这样的美景之中,就已经足够让人心旷神怡,无需再去追求其他世俗之物。这种思想启示人们要懂得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被世俗所羁绊,保持一颗清净自在的心。

整首诗以宝叔塔为载体,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体验的抒发,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