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星策马下居庸,烽燧烟消远道通。
地接浮云天咫尺,山悬断壁水西东。
青霓明灭轮蹄下,黄屋参差指顾中。
壮趾江南还塞北,男儿巳慰射桑蓬。

出居庸

戴星策马下居庸,烽燧烟消远道通。

地接浮云天咫尺,山悬断壁水西东。

青霓明灭轮蹄下,黄屋参差指顾中。

壮趾江南还塞北,男儿巳慰射桑蓬。

译文:
走出居庸关,顶着星光骑马下山,烽燧的烟雾消散,远方的道路变得畅通。
居庸关与浮云相接,天地仿佛近在咫尺;居庸关之上,断壁高悬,水流东西分岔。
车轮下青霓闪烁,马蹄声中黄屋的影子忽明忽暗。
我沿着南方的大江走向北方的长城,身为男子应当在射箭场上取得胜利。

注释:

  1. 出居庸:离开居庸关。
  2. 戴星(dài xīng):顶着星星,形容连夜赶路。
  3. 下居庸:从居庸关下山。
  4. 烽燧(fēng suì):古代边防报警的烽火台。
  5. 地接浮云天咫尺:居庸关附近地势高,云雾缭绕,仿佛天地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6. 山悬断壁:居庸关附近的山峰险峻,像断墙一样陡峭。
  7. 水西东:形容居庸关附近河流湍急,水流方向多变。
  8. 青霓明灭:车轮下的青色影子时隐时现。
  9. 轮蹄下:指车轮在道路上行驶的声音。
  10. 黄屋参差:指皇帝出行时黄龙车前后各有一顶小轿,排列整齐,如同参差的房屋。
  11. 指顾中:皇帝的眼目之中。
  12. 壮趾江南还塞北:形容自己从南方的大江走向北方的长城。
  13. 男儿巳慰射桑蓬:意为男子应该能在射箭比赛中取得胜利。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通过描绘居庸关的壮丽景色和自己的行程感受,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成就的追求。首句“出居庸”点明了主题,次句“烽燧烟消远道通”描绘了居庸关外的景象,第三句“地接浮云天咫尺,山悬断壁水西东”则进一步展现了居庸关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第四、五句通过“青霓明灭轮蹄下,黄屋参差指顾中”等描写,形象地勾勒出了皇帝出行时的威仪和场景。最后两句“壮趾江南还塞北,男儿巳慰射桑蓬”,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自信,认为自己能够凭借个人的努力在射箭比赛中取得佳绩。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边塞风光的壮丽,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