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来何之,来之水心亭。
同流混清浊,高思入玄青。
病菊东篱醉,幽兰陋室馨。
石齐频入梦,经纬两冥冥。
【注释】
游子来何之 —— 游子,指我。何之,到什么地方去。
来之水心亭 —— 来到水心亭。水心亭,在苏州城西北的沧浪亭附近,相传为北宋苏舜钦所建,后毁于元代,明代重建。
同流混清浊 —— 混,混杂,指水和土。同流,混在一起。清浊,指水是清的,土是浊的。
高思入玄青 ——《文选》卷三十七《七命》:“玄黄淳醨。”李善注引《淮南子·原道训》说:“玄,黑也;黄,地之色也;醨,酒也。”这里用“玄”和“青”比喻高超的思想或理想。
病菊东篱醉 —— 东篱,指菊花盛开时,诗人常在东边篱笆旁边赏花饮酒。
幽兰陋室馨 —— 幽兰:一种香草。陋室:简陋的房子。馨:芳香。这里用幽兰来比喻高洁的品德。
石齐频入梦 —— 石齐:指石头。频,多次。梦,指梦中。
经纬两冥冥 —— 经,即经线,表示方向。纬,即纬度,表示东西方向。这里用来比喻政治上的黑暗混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子归隐之作。首句“游子来何之”,直抒胸臆。接着二句,写自己来到苏州沧浪亭附近的水心亭,与世俗之人混迹不清。三、四句写诗人以清正廉洁自诩,不愿同流合污,而只能寄情东篱之下,与菊花为伴,沉醉其中,抒发自己不为世俗所染的高洁志向。五、六句进一步写自己虽身处陋室,但却能闻到幽兰的芬芳,暗含诗人虽处下位却志存高远的情怀。最后两句,诗人以“石齐”入梦,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居黑暗之地,但依然坚守自己的信仰与原则,不愿屈服于现实的政治环境之中。全诗语言简练、含义丰富,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追求理想的执着,又表达了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