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貌俨生存,妥灵绥后禄。
水木有本源,十辐同一毂。
四百馀年来,因之序昭穆。
注释:庙貌俨生存,妥灵绥后禄。宗庙的容貌庄重而存在,安顿着神灵,安抚着后代的幸福。
水木有本源,十辐同一毂。水源木本皆有其根源,十辐合为一毂。比喻事物各得其所,和谐统一。
四百馀年来,因之序昭穆。经过四百多年的时间,才确定了祖宗的昭穆排列。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宗庙的庄严和神圣,以及人们对祖先的敬仰之情。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祖宗的尊敬和怀念,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庙貌俨生存,妥灵绥后禄。
水木有本源,十辐同一毂。
四百馀年来,因之序昭穆。
注释:庙貌俨生存,妥灵绥后禄。宗庙的容貌庄重而存在,安顿着神灵,安抚着后代的幸福。
水木有本源,十辐同一毂。水源木本皆有其根源,十辐合为一毂。比喻事物各得其所,和谐统一。
四百馀年来,因之序昭穆。经过四百多年的时间,才确定了祖宗的昭穆排列。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宗庙的庄严和神圣,以及人们对祖先的敬仰之情。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祖宗的尊敬和怀念,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注释】 1.一官成晚岁:在晚年得到官职。 2.子云才:指扬雄,字子云,西汉人,著名的辞赋家和思想家。 3.驱马国门路:驱马于通往京城的道路,这里指赴任的路途。 4.北风声正哀:北风呼啸,声音凄厉,这里暗喻仕途艰难。 5.山形横塞起:山峰如屏障般耸立,阻挡了视线。 6.边色映空来:边关的颜色映照天空,暗示边疆的荒凉。 7.登临处:登高远望之地。 8.残阳照古台:夕阳西下,照耀着古老的城台。
【注释】 吴节妇:唐代诗人元稹的《乐府诗集》收录了一首名为《吴节妇》的乐府诗。吴节妇,即指古代女子吴氏,她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一段佳话。 风雨屋萧然:风雨交加,屋子显得空荡而冷清。 孤灯四十年:一盏孤独的灯火已经照耀了四十年。 家声越国后:她的家族在越国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声誉。越国,古国名,位于今浙江省一带。 心事纪姬前:她的心事一直牵挂着纪姬(纪姬为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注释】 1.郑徵之:人名,这里指郑姓的征人。 2.佛山:地名,今属广东,为佛山市的别称。 3.珂马春情远:珂马,骏马。 4.南雁:即大雁,常在秋季飞往南方过冬,因而得名。 5.瑶草:一种香草,常用以象征美好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写郑征人的归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昼锦人争羡”,意为郑征人在官场上得到了显贵的地位,人们争相羡慕他
春风扬子渡,江上雪初消。 草色连三月,山名记六朝。 白云官舍近,红日帝乡遥。 欲寄西来信,秦淮有落潮。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进士孔昭赴任南刑部的祝福和期盼。首联“春风扬子渡,江上雪初消”以春风和江上的雪为背景,展现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美丽,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视觉感受。颔联“草色连三月,山名记六朝”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及技巧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手法进行赏析。 “武功山路渺”的意思是:武功县的山路多么遥远啊!“武功”是地名,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是唐玄宗时所置的一个郡。 “西去雪巉巉”的意思是:向西走,雪路那么陡峭。“巉巉”,形容山高而险峻。“西去”指的是诗人离开家乡往西行,“大雪”指的是途中遇到大雪。
冯吕梁惠诗率尔酬赠兼谢药草之惠高情冯水部,相见示新篇。 ——注释:冯水部指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冯贽(?—865年),字号不详。率尔,随意。酬赠,答谢赠送。 钟磬悬清庙,琼瑰落九天。 ——注释:清庙,指宗庙中的祭祀场所,也泛指庄严的场所。悬,挂。钟磬,古代乐器。清庙,指清幽的宗庙。琼瑰,美玉和珍珠,这里指珍贵的药草。 色流湖岸荇,香袭楚皋烟。 ——注释:色,色彩。流,流动。湖岸,湖边的草木。荇
【注释】久客:长期在外作客。便醒:就睡着了。逢君:遇着了您。一举杯:举杯劝酒。后山:指隐居的山林,也泛指隐居的地方。苦节:坚持气节。同父:指父亲,即作者的父亲。多才:有很多才能。雨映三更烛:夜半时分,雨打在窗上,映出蜡烛的光辉。春飘二月梅:春风吹来时,二月梅花随风飘动。重来话相访:再次来到这里,想要拜访您。凤凰台: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之地。 【赏析】这首诗以问答体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祝愿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理解诗意及赏析语言的能力。 ①首联,“黄子”指黄门客,“黄门”是汉时皇宫中侍从官名,此处借指友人。“青春”,即春天,这里指年青的时期。“上国”,指京都长安。“风尘”,“边塞”,都是借代,分别指战乱与边塞。“遥入望”,远望,思念。“独关情”,只有自己一人的愁苦。 ②颔联,“捧日双龙阙”,“捧日”是古代对帝王的尊称,“双龙”比喻皇帝。这两句说,你像那擎着太阳一样的双龙
【注释】阙题:原指帝王的宫门题名,后泛指写在诗文前面的总括或提示性文字。此诗首联即用“阙题”二字点明诗题。风雩:古代求雨的祭礼,这里指祭祀求雨的地方。大雅:指《诗经》中的《大雅》篇,这是《诗经》中内容最为典雅的一篇。《大雅》是周朝宫廷宴乐时的舞曲名,后来也用来泛指高雅的诗歌。青春:指年轻的时候。此处指诗人年轻时。谢公泉:相传东晋谢安隐居东山时,曾在山上筑有亭台,名为“东山”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张内翰的,表达了对张内翰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尔向家山去,休歌蜀道难”,意思是你已经离开家乡去了,不要唱《蜀道难》这首歌了。这句诗通过“尔向家山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而“休歌蜀道难”则表达了诗人对张内翰的怀念之情。因为张内翰曾经在四川任职,所以诗人用蜀道来比喻张内翰离开的地方。 第二句“乘车真得意,戏彩足承欢”,意思是我乘车的时候感到非常开心,就像得到了戏彩一样
注释: 1.苍凉海日曙,堂下森兰玉:苍凉的海天一色,曙光初现,堂前草木茂盛,宛如白玉般熠熠生辉。 2.愿言永孝思,俎豆差繁缛:我愿永远怀有孝顺之情,祭品丰盛华丽。 3.岁岁荐烝尝,采蘋清涧曲:每年都会供奉祭祀,采摘山间的野菜。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苍凉的海天景色、堂前的翠绿植被以及丰富的祭品,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
【注释】 环翠楼:在今安徽泾县,李白、贺知章曾同游过。 冢:坟墓。 陇上:山冈之上。 岛雾:即云气缭绕的山峰。远岫:远处的山峦。 海霞:海边的红霞。 凄其:使人感到哀伤。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泾县(今属安徽省)所作。首句写环翠楼前有累累的坟冢,次句写山冈上有青郁葱茏的麦田。第三句写云雾飘忽弥漫在远处的峰峦之间;第四句写海面上映衬着空庭中的彩霞。末句写夜深人静,松林里传来阵阵清冷的风声
注释: 松树上有海鹤,松树下有泉水和石头。 轩中几格明亮,轩外有狐狸和兔子的足迹。 推开轩门眺望远方,半窗山月显得洁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五言诗,以松树、海鹤、泉石等自然景观为题材,通过描写松树上的海鹤、松树下的泉水和石头、轩中的明亮以及轩外狐狸和兔子的足迹,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通过对半窗山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盘谷】 盘谷:山名,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 佳气何盘盘:佳气:美好的气息;盘盘:盘旋的样子。形容山峰的形态优美。 松柏丛林壑:松柏:两种常绿树;丛林:树木丛生。指山中长满松柏和丛林。壑:坑谷。指山中的沟谷。 上有大宗祠:宗祠:供奉祖宗的祠堂。指山上有供奉祖先的祠堂。 棠棣华繁鄂:棠棣:即棠梨,落叶灌木,花白色,果椭圆形,味酸甜;鄂:地名,在今湖北安陆县西。指山中生长着棠梨,且果实累累,色彩鲜艳。
【注释】 茗屿:指高耸入云的山巅上的茶园。 湑湑海气白,楚楚衣冠聚。——形容茶山如白色大海中的一座座山峰,山上聚集了身着古装的采茶人。 谁开高奥灵?太尉体光贮。——是谁开辟了这片高远幽静的地方,把太尉的风采凝聚在了这里。 缅仰世则公,乐兹清茗屿。——遥想当年世则公在这里品茗赏景,享受着这里的清新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赞茶山的诗。作者通过对茶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茶文化的赞美之情。全诗用词精炼
这首诗是唐代的李益所作,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的情感。下面是逐句解释和赏析: 1. 皎皎中庭月,照此离客颜: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庭院,照在即将离去的游子脸上。这里的“皎皎”形容月亮明亮,而“中庭”则是指庭院。 2. 月沉会有升,客去何当还:月亮可能会落下,但最终会升起来;您将离开这里,何时才能回来?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重逢的期盼。 3. 采采园中瓜,袅袅不可攀:园中的瓜果成熟了,它们高大、美丽、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