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风帘幕燕翻翻,庭际榴花火欲然。
睡起忽生千里思,慈颜一别又三年。
注释:五月,即端午节。薰风,暖风吹拂。燕翻翻,燕子飞来飞去,翻飞不定。庭际,庭院中。榴花,即石榴花,又称“照地红”。火欲然,指石榴花开得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睡起,起床后。千里思,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慈颜,慈爱之面。一别又三年,离家已三年之久。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写给母亲的诗作。元稹的母亲在生下他之后,便去世了,所以他对母亲有着深厚的情感。端午佳节到来之时,诗人挥笔写下这首《五月五日以扇奉寄二亲》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首句“薰风帘幕燕翻翻”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又宁静的夜晚景象,薰风轻拂着窗帘和帷幕,使得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淡淡的香气。燕子在房间里飞舞,似乎在寻找什么,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颔联“庭际榴花火欲然”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场景。庭际,庭院里。榴花,即石榴花,又称“照地红”。这里的“火欲然”形容石榴花盛开得就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美丽而绚烂。
颈联“睡起忽生千里思,慈颜一别又三年”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睡醒后,诗人突然想起了家乡和母亲,那种思念之情让他感到心痛。而与母亲分别已经三年了,这更加重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通过描绘端午节的夜晚景象以及与母亲分别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这首诗也是一首典型的家庭亲情诗作,通过对母亲的回忆和思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孝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