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岸风回晚更凉,菰蒲零乱拂衣裳。
扁舟莫到花深处,恐碍波心片月光。
注释:傍晚,湖岸边的风轻轻吹来,更觉凉爽。菰(ku)蒲(pú)等水生植物零乱地飘落在身上,衣襟、袖口都沾上湿气。扁舟不要开到花丛深处,怕惊动了水面上的月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秋末冬初的美景画面。首句写晚风拂面,凉意袭人;次句写菰蒲飘落,衣襟湿透;后句写扁舟莫到花深处,怕惊起水中月光。全诗意境幽美,含蓄蕴藉,富有韵味。
水岸风回晚更凉,菰蒲零乱拂衣裳。
扁舟莫到花深处,恐碍波心片月光。
注释:傍晚,湖岸边的风轻轻吹来,更觉凉爽。菰(ku)蒲(pú)等水生植物零乱地飘落在身上,衣襟、袖口都沾上湿气。扁舟不要开到花丛深处,怕惊动了水面上的月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秋末冬初的美景画面。首句写晚风拂面,凉意袭人;次句写菰蒲飘落,衣襟湿透;后句写扁舟莫到花深处,怕惊起水中月光。全诗意境幽美,含蓄蕴藉,富有韵味。
【注释】 1.一官成晚岁:在晚年得到官职。 2.子云才:指扬雄,字子云,西汉人,著名的辞赋家和思想家。 3.驱马国门路:驱马于通往京城的道路,这里指赴任的路途。 4.北风声正哀:北风呼啸,声音凄厉,这里暗喻仕途艰难。 5.山形横塞起:山峰如屏障般耸立,阻挡了视线。 6.边色映空来:边关的颜色映照天空,暗示边疆的荒凉。 7.登临处:登高远望之地。 8.残阳照古台:夕阳西下,照耀着古老的城台。
【注释】 吴节妇:唐代诗人元稹的《乐府诗集》收录了一首名为《吴节妇》的乐府诗。吴节妇,即指古代女子吴氏,她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一段佳话。 风雨屋萧然:风雨交加,屋子显得空荡而冷清。 孤灯四十年:一盏孤独的灯火已经照耀了四十年。 家声越国后:她的家族在越国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声誉。越国,古国名,位于今浙江省一带。 心事纪姬前:她的心事一直牵挂着纪姬(纪姬为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注释】 1.郑徵之:人名,这里指郑姓的征人。 2.佛山:地名,今属广东,为佛山市的别称。 3.珂马春情远:珂马,骏马。 4.南雁:即大雁,常在秋季飞往南方过冬,因而得名。 5.瑶草:一种香草,常用以象征美好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写郑征人的归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昼锦人争羡”,意为郑征人在官场上得到了显贵的地位,人们争相羡慕他
春风扬子渡,江上雪初消。 草色连三月,山名记六朝。 白云官舍近,红日帝乡遥。 欲寄西来信,秦淮有落潮。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进士孔昭赴任南刑部的祝福和期盼。首联“春风扬子渡,江上雪初消”以春风和江上的雪为背景,展现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美丽,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视觉感受。颔联“草色连三月,山名记六朝”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及技巧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手法进行赏析。 “武功山路渺”的意思是:武功县的山路多么遥远啊!“武功”是地名,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是唐玄宗时所置的一个郡。 “西去雪巉巉”的意思是:向西走,雪路那么陡峭。“巉巉”,形容山高而险峻。“西去”指的是诗人离开家乡往西行,“大雪”指的是途中遇到大雪。
冯吕梁惠诗率尔酬赠兼谢药草之惠高情冯水部,相见示新篇。 ——注释:冯水部指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冯贽(?—865年),字号不详。率尔,随意。酬赠,答谢赠送。 钟磬悬清庙,琼瑰落九天。 ——注释:清庙,指宗庙中的祭祀场所,也泛指庄严的场所。悬,挂。钟磬,古代乐器。清庙,指清幽的宗庙。琼瑰,美玉和珍珠,这里指珍贵的药草。 色流湖岸荇,香袭楚皋烟。 ——注释:色,色彩。流,流动。湖岸,湖边的草木。荇
【注释】久客:长期在外作客。便醒:就睡着了。逢君:遇着了您。一举杯:举杯劝酒。后山:指隐居的山林,也泛指隐居的地方。苦节:坚持气节。同父:指父亲,即作者的父亲。多才:有很多才能。雨映三更烛:夜半时分,雨打在窗上,映出蜡烛的光辉。春飘二月梅:春风吹来时,二月梅花随风飘动。重来话相访:再次来到这里,想要拜访您。凤凰台: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之地。 【赏析】这首诗以问答体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祝愿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理解诗意及赏析语言的能力。 ①首联,“黄子”指黄门客,“黄门”是汉时皇宫中侍从官名,此处借指友人。“青春”,即春天,这里指年青的时期。“上国”,指京都长安。“风尘”,“边塞”,都是借代,分别指战乱与边塞。“遥入望”,远望,思念。“独关情”,只有自己一人的愁苦。 ②颔联,“捧日双龙阙”,“捧日”是古代对帝王的尊称,“双龙”比喻皇帝。这两句说,你像那擎着太阳一样的双龙
【注释】阙题:原指帝王的宫门题名,后泛指写在诗文前面的总括或提示性文字。此诗首联即用“阙题”二字点明诗题。风雩:古代求雨的祭礼,这里指祭祀求雨的地方。大雅:指《诗经》中的《大雅》篇,这是《诗经》中内容最为典雅的一篇。《大雅》是周朝宫廷宴乐时的舞曲名,后来也用来泛指高雅的诗歌。青春:指年轻的时候。此处指诗人年轻时。谢公泉:相传东晋谢安隐居东山时,曾在山上筑有亭台,名为“东山”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张内翰的,表达了对张内翰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尔向家山去,休歌蜀道难”,意思是你已经离开家乡去了,不要唱《蜀道难》这首歌了。这句诗通过“尔向家山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而“休歌蜀道难”则表达了诗人对张内翰的怀念之情。因为张内翰曾经在四川任职,所以诗人用蜀道来比喻张内翰离开的地方。 第二句“乘车真得意,戏彩足承欢”,意思是我乘车的时候感到非常开心,就像得到了戏彩一样
万竹阴阴暑气微,主人迎客敞山扉。 翻愁使节传呼近,惊起舟前白鹭飞。 【注释】: 万竹阴阴暑气微(万:极言竹子之多。万竹:指竹林茂密;)主人迎客敞山扉(主人:指隐居的人;迎客:招待客人;敞:敞开、打开;山扉:山门;)翻愁使节传呼近(传呼:传唤;)惊起舟前白鹭飞(惊起:惊动;白鹭:白色的鹭鸶;)。 【赏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湖上杂兴四首》之一。这首诗描绘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面
注释: 1. 昌平废县:昌平,是古代的地名,位于今天的北京市。废县,意思是已经废弃不用的县城。 2. 层阿回眺独行行:层阿,指的是层叠的山峦。回眺,即回头看。独行行,独自行走。 3. 日落春山烟雾生:日落,太阳落山。春山,指春天的山。烟雾生,指云雾缭绕。 4. 山下荒城隐丛薄:山下,指山脚下。荒城,指废弃的城堡。丛薄,指密集的树林或草丛。 5. 路人云是古昌平:路人,指行人。云是,好像是。古昌平
山径春深满绿苔,景陵东去转萦回。 忽逢樵父惊相问,言自黄花镇里来。 诗句释义: - “山径春深满绿苔”:描述的是山间的小路,随着春天的到来,四周的景色变得生机勃勃,绿苔覆盖了整个小径。这里的“春深”和“满绿苔”都表达了春季的浓厚气息与自然之美。 - “景陵东去转萦回”:“景陵”可能指的是某个著名的山峰或者风景名胜区,诗人提到其向东行去,但道路似乎曲折蜿蜒,给人以回旋之感。 -
【注】漾漾:波纹。莲舟:小舟。沈沈:波涛的声音。台中客:指诗人自己。乘兴:兴致勃勃,高兴极了。水际花:水中的荷花。 湖上杂兴四首 其二 水面荡漾着小舟,系在了古老的木筏旁; 沉重的波涛映出岸边乌纱帽的影子。 最让人高兴的是那些来观赏荷花的人们,他们兴致勃勃地欣赏着水中的荷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的心情的诗,通过描绘湖上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第一句
湖上杂兴四首其一,边贡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秋日湖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诗句解读: 1. 云水地临三宪节,江湖天放一渔舟:描述湖面如云水般平静,岸边的三座山峰高耸入云,远处的江流与天空融为一体,仿佛大自然的自由画卷。 2. 虚烦倚树看黄帽,耐可乘槎漾碧流:诗人在树下休息时,看到一位老人戴着黄色的帽子,似乎在悠闲地划船,享受着清澈的湖水。 - 译文分享: 1
《舟行近沧洲》是明代诗人边贡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逐句对诗歌进行解读: - 诗句原文: 白云渺渺水悠悠,两岸芦花覆钓舟。 年少自知官绂在,寻常不敢问沧洲。 - 译文: 在茫茫的白云中,水面上波光粼粼,两岸长满了芦花,覆盖着小渔船。年轻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的官职已经到手,所以平时也不敢询问沧洲的事情。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和内心情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