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时事共伤神,白首丹心许国身。
归觐正逢长至节,六阴行且见阳春。

【注释】:

漫谈时事共伤神:漫谈,随意谈话。伤神,伤悼国家。

白首丹心报国身:白头,指年老。丹心,赤诚之心。报国身,以身许国的心愿。

归觐正逢长至节:觐,朝见。长至节,古代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国都曾以冬至为年终之始,故以冬至日为“长至节”。

六阴行且见阳春:六阴,指阴历十二月。行且,将要。阳春,指农历正月,即新春。

赏析:毛东塘侍御是诗人的好友,此次因公务北归,所以作此诗赠别。全诗前两句写友人离京时的感慨,后两句写他归朝后将见到的喜庆景象。

“漫谈时事共伤神”句,是说两人闲谈时,不禁为国事伤神。“伤神”二字,写出了诗人和毛东塘的忧国之情。“白首丹心许国身”,是说他们虽然都已到了晚年,但是一颗赤诚之心仍然像年轻时那样炽烈地报效国家。这句诗中,“白首”是自谦之词,“丹心”则表明其对国家的一片忠心;“许国身”三字,更是体现了其一生的志愿与抱负。这一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友谊,更表现了诗人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归觐正逢长至节”,是说毛东塘即将回到京城去觐见皇上,正好赶上长至节。“长至节”是印度、波斯、阿拉伯各国都曾以冬至为年终之始,故以冬至日为“长至节”。在这里,“长至节”既是实指,又暗含了诗人希望国家能够度过难关的美好愿望。

最后一句“六阴行且见阳春”,是说随着冬去春来,阴云散尽,阳光明媚。这里的“六阴”,指的是冬末的阴冷天气;“阳春”则是新春时节阳光明媚的景象。通过这一对比鲜明的画面,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早日回归并为国家带来新气象的期待与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