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交心久,江潭别路长。
手中双白璧,持赠比干将。
【注释】
①董启之:字子安,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唐末进士。②按滇:指到云南去。③省母夫人:指董氏的母亲。④焚黄:古代祭祀仪式中,用火烧毁帛为祭品。⑤难将寸草心:意谓母亲像那小草那样尽心尽力地奉养我,而我却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⑥三春晖:指母亲对我春天般的养育之恩。⑦十章:十首诗。⑧比干:商朝末年忠臣,因直谏纣王而被剖心而死。⑨双白璧:指美玉。⑩比干:即比干。
岁月交心久,江潭别路长。
手中双白璧,持赠比干将。
【注释】
①董启之:字子安,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唐末进士。②按滇:指到云南去。③省母夫人:指董氏的母亲。④焚黄:古代祭祀仪式中,用火烧毁帛为祭品。⑤难将寸草心:意谓母亲像那小草那样尽心尽力地奉养我,而我却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⑥三春晖:指母亲对我春天般的养育之恩。⑦十章:十首诗。⑧比干:商朝末年忠臣,因直谏纣王而被剖心而死。⑨双白璧:指美玉。⑩比干:即比干。
【注释】 1.一官成晚岁:在晚年得到官职。 2.子云才:指扬雄,字子云,西汉人,著名的辞赋家和思想家。 3.驱马国门路:驱马于通往京城的道路,这里指赴任的路途。 4.北风声正哀:北风呼啸,声音凄厉,这里暗喻仕途艰难。 5.山形横塞起:山峰如屏障般耸立,阻挡了视线。 6.边色映空来:边关的颜色映照天空,暗示边疆的荒凉。 7.登临处:登高远望之地。 8.残阳照古台:夕阳西下,照耀着古老的城台。
【注释】 吴节妇:唐代诗人元稹的《乐府诗集》收录了一首名为《吴节妇》的乐府诗。吴节妇,即指古代女子吴氏,她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一段佳话。 风雨屋萧然:风雨交加,屋子显得空荡而冷清。 孤灯四十年:一盏孤独的灯火已经照耀了四十年。 家声越国后:她的家族在越国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声誉。越国,古国名,位于今浙江省一带。 心事纪姬前:她的心事一直牵挂着纪姬(纪姬为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注释】 1.郑徵之:人名,这里指郑姓的征人。 2.佛山:地名,今属广东,为佛山市的别称。 3.珂马春情远:珂马,骏马。 4.南雁:即大雁,常在秋季飞往南方过冬,因而得名。 5.瑶草:一种香草,常用以象征美好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写郑征人的归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昼锦人争羡”,意为郑征人在官场上得到了显贵的地位,人们争相羡慕他
春风扬子渡,江上雪初消。 草色连三月,山名记六朝。 白云官舍近,红日帝乡遥。 欲寄西来信,秦淮有落潮。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进士孔昭赴任南刑部的祝福和期盼。首联“春风扬子渡,江上雪初消”以春风和江上的雪为背景,展现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美丽,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视觉感受。颔联“草色连三月,山名记六朝”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及技巧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手法进行赏析。 “武功山路渺”的意思是:武功县的山路多么遥远啊!“武功”是地名,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是唐玄宗时所置的一个郡。 “西去雪巉巉”的意思是:向西走,雪路那么陡峭。“巉巉”,形容山高而险峻。“西去”指的是诗人离开家乡往西行,“大雪”指的是途中遇到大雪。
冯吕梁惠诗率尔酬赠兼谢药草之惠高情冯水部,相见示新篇。 ——注释:冯水部指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冯贽(?—865年),字号不详。率尔,随意。酬赠,答谢赠送。 钟磬悬清庙,琼瑰落九天。 ——注释:清庙,指宗庙中的祭祀场所,也泛指庄严的场所。悬,挂。钟磬,古代乐器。清庙,指清幽的宗庙。琼瑰,美玉和珍珠,这里指珍贵的药草。 色流湖岸荇,香袭楚皋烟。 ——注释:色,色彩。流,流动。湖岸,湖边的草木。荇
【注释】久客:长期在外作客。便醒:就睡着了。逢君:遇着了您。一举杯:举杯劝酒。后山:指隐居的山林,也泛指隐居的地方。苦节:坚持气节。同父:指父亲,即作者的父亲。多才:有很多才能。雨映三更烛:夜半时分,雨打在窗上,映出蜡烛的光辉。春飘二月梅:春风吹来时,二月梅花随风飘动。重来话相访:再次来到这里,想要拜访您。凤凰台: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之地。 【赏析】这首诗以问答体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祝愿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理解诗意及赏析语言的能力。 ①首联,“黄子”指黄门客,“黄门”是汉时皇宫中侍从官名,此处借指友人。“青春”,即春天,这里指年青的时期。“上国”,指京都长安。“风尘”,“边塞”,都是借代,分别指战乱与边塞。“遥入望”,远望,思念。“独关情”,只有自己一人的愁苦。 ②颔联,“捧日双龙阙”,“捧日”是古代对帝王的尊称,“双龙”比喻皇帝。这两句说,你像那擎着太阳一样的双龙
【注释】阙题:原指帝王的宫门题名,后泛指写在诗文前面的总括或提示性文字。此诗首联即用“阙题”二字点明诗题。风雩:古代求雨的祭礼,这里指祭祀求雨的地方。大雅:指《诗经》中的《大雅》篇,这是《诗经》中内容最为典雅的一篇。《大雅》是周朝宫廷宴乐时的舞曲名,后来也用来泛指高雅的诗歌。青春:指年轻的时候。此处指诗人年轻时。谢公泉:相传东晋谢安隐居东山时,曾在山上筑有亭台,名为“东山”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张内翰的,表达了对张内翰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尔向家山去,休歌蜀道难”,意思是你已经离开家乡去了,不要唱《蜀道难》这首歌了。这句诗通过“尔向家山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而“休歌蜀道难”则表达了诗人对张内翰的怀念之情。因为张内翰曾经在四川任职,所以诗人用蜀道来比喻张内翰离开的地方。 第二句“乘车真得意,戏彩足承欢”,意思是我乘车的时候感到非常开心,就像得到了戏彩一样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首句“离心似明月”:“离心”象征着诗人与家乡、亲人之间深深的思念之情,如同明亮的明月一般,高悬在夜空中。这里的“明月”不仅仅是自然景象,更是诗人情感的象征,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 - 次句“皎皎在方寸”:“皎皎”形容月亮明亮的样子,而“在方寸”则是指月亮存在于诗人的内心世界之中。这里用“在方寸”强调了月亮的存在是无形的,但它的影响却是无所不在的
注释: 北堂:指母亲居住的地方。天:时间,这里表示时间不晚。游子:离家出外的人。归来:归来的时间早了。堂前:指母亲居住的地方前面。一夜风:一夜之间的风雨。宜男草: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它有保佑婴儿健康成长的作用。 译文: 母亲居住的地方,天还未黑,我早早地回来看望。 在母亲的居所之前,一夜的风雨已经让那些开满宜男草的小草全部长高。 赏析: 这首诗是董启之写给母亲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
【注释】 对:面对,对着。青芩:青松。豸:古代官帽上的一种动物形状的装饰物。柏舟:柏木制的船,这里指代母亲。 【赏析】 《董启之按滇过鄞省母夫人焚黄于父墓作难将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十章赠之其五》是一首送别诗。此篇写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以及报答母亲的一片孝心。 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人物。 颔联写自己站在阶下,看到母亲在焚烧丈夫的遗骨(即“焚黄”)时的情景,以“对”字领起全诗。“日高”句承上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及所要表达的感情;颔联写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留恋;颈联写分手之后,自己远行在外,思念故乡和亲人;尾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情怀。 【答案】 ①垂柳拂征鞍(垂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马鞍)。②“难”指“艰难”。③“河梁一分手,山叠水漫漫”(黄河渡口一分手,群山连绵水漫漫)。④“难”即“恨”
注释: 十六夜:即农历的元宵节。 春城:春天的城市,指京都。 华月:明亮的月光。 陌上:田间小路。 晚:傍晚时分。 香尘:女子走路时扬起的尘土。 堕钗:掉下来的发簪。 赏析: 此诗描写了元宵节夜晚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感慨和留恋之情。 第一句“春城灯火静”,描绘了元宵节夜晚,京城里的灯光明亮而宁静的景象。春城,指的是京都,是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这句话通过描绘京城的灯火
【注释】: 白云亭次韵:指作者在白云亭所作的诗词。 曲池泉上远通湖:曲池是西湖的一个景点,泉水从此处流进西湖,与湖水相通。 百丈珠帘水面铺:形容水波浩渺,宛如百丈高的珠帘。 云影入波天上下:云的影子映入水中,好像天上下一般。 藓痕经雨岸模糊:苔藓的痕迹经过雨水的冲刷而显得模糊不清。 闲来梦想心如见:空闲的时候,作者常常想象着自己能够像梦中一样看到那美丽的景色。 醉把丹青手自图:喝醉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