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华馆即蓬莱,为惜春残作意来。
池上晚花开锦绣,水边斜日动楼台。
纶巾醉阁山亭树,蜡屐行穿石洞苔。
无奈美人将远别,竹舆临发更徘徊。

东园饯别杏东郭学士

王孙华馆即蓬莱,为惜春残作意来。

池上晚花如锦绣,水边斜日动楼台。

纶巾醉阁山亭树,蜡屐行穿石洞苔。

无奈美人将远别,竹舆临发更徘徊。

注释:

  1. 王孙:贵族的公子。华馆:豪华的府第。即:就。蓬莱:传说中的仙境。
  2. 惜:爱惜。春残:春天将要过去。作意:特意。
  3. 池上:池边的花。晚花:晚上开的花。锦:织有彩纹的美丽丝织品。
  4. 水边:水边的楼台。斜日:太阳倾斜照到水面上。动:使……移动、荡漾。
  5. 纶巾:用青丝编成的头巾。醉阁:醉酒时倚靠在高台上。山亭树:山上亭子的树木(指晋代王献之爱妾桃叶在山上亭子旁种了三株柳树)。
  6. 蜡屐:涂蜡的木屐。行穿:行走时穿过。石洞苔:石头上的苔藓。
  7. 美人:指即将离去的人。将:将要。远别:远离家乡。竹舆:用竹子编成的车子。临发:临行时。徘徊:留恋不舍的样子。
    赏析:
    《东园饯别杏东郭学士》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以送别为题,但与一般送别诗不同,它没有渲染离愁别绪,而是着重描绘东郭学士离别时的神态,以及离别时的环境氛围,从而表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意境。全诗写得清疏淡雅,情景交融,富有韵味,读来令人神往。
    首句写东郭学士离别时的情景,“华馆”是东郭学士离别时的所在之处,是主人家的豪华府第。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离别时的具体场面,而是通过“蓬莱”这个神话传说中的仙山仙境,来暗示东郭学士离别时的心境。蓬莱,传说是仙人居住的地方。“王孙”则是贵族子弟的自称,此处指东郭学士。从字面看,这是说东郭学士离别时的心情就像神仙一样,十分高兴。其实,这不过是虚写。
    次句紧承前一句,进一步写出东郭学士离别时的心境。“春残”,即春天快要完了。“作意”,即故意。“来”,这里是说东郭学士为了惜别之情而故意来到离别现场。这一细节,把东郭学士那种依依惜别的情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使人觉得仿佛看到了东郭学士那欲去还留的情态和神情。
    第三句描写离别时的具体景象。“池上”,指池边的花。“晚花”,即傍晚时分开的鲜花。“锦”,这里指织有彩绣的花布。“锦绣”二字,既形容花的美,也暗喻东郭学士离别时心情之美好。“水边”,指近水的楼台。“斜日”、“动”,都是动态描写。“楼台”被“斜日”映照,显得更加动人。这一联,写东郭学士离别时所见景色之美。
    第四句继续描写东郭学士离别时的情景。“纶巾”,是用青丝编织而成的头巾。这里用作动词,表示东郭学士醉倒在高台上的动作。“山亭树”,指山亭旁的树木。这一联,写东郭学士离别时的动作、神态。
    第五句写东郭学士离去后,留下的足迹。“蜡屐”,即涂蜡的木屐。“行穿”,意思是行走时踏着石洞中的苔藓。这一联,写东郭学士离开后所留下的痕迹。
    最后两句写东郭学士离别时的心理活动。“无奈”,意为无可奈何。“美人将远别”,是说这位即将离去的人物是一位美丽的女子,也就是东郭学士的恋人或妻子。“竹舆临发更徘徊”,意思是说东郭学士的爱人或妻子乘着竹制的车离开了东郭学士,临行时还要徘徊不前。这一联,写东郭学士依恋不舍的神态。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却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没有直接渲染送别的悲伤之情,而是着重描写东郭学士离别时的场景和气氛,从而表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境界。全诗写得清疏淡雅,情景交融,富有韵味,读来令人神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