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山畔菊花明,一片归帆五两轻。
风入暮林稀静叶,月明江雁带离声。
尊前舞袖娱亲志,袖里封章报主情。
六馆有人争诣阙,愿从天子乞阳城。
《送后渠崔司成致仕归安阳》是明代边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的景象。下面是诗句、译文以及注释和赏析:
- 诗句释义:
- 卢龙山畔菊花明:描述卢龙山畔的菊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 一片归帆五两轻:形容归帆轻盈如五两重,象征着离别时的轻松与自由。
- 风入暮林稀静叶:风吹动树林中的树叶,发出沙沙声,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月明江雁带离声:月光下,江上的大雁发出叫声,似乎在告别。
- 尊前舞袖娱亲志:在酒桌旁,舞袖翩翩,以舞蹈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 袖里封章报主情:在衣袖中封存着一封报告忠诚的信,表达了对国家忠诚的决心。
- 六馆有人争诣阙:在六馆中,有许多人争相前往朝廷,表达他们的愿望。
- 愿从天子乞阳城:希望追随皇帝,请求赐予他一个美好的家园。
- 译文:
- 卢龙山畔菊花盛开,一片归帆随风飘去,轻盈而自在。
- 秋风拂过黄昏的树林,留下稀疏的叶子轻声摇曳,月光下的江面上飞翔的大雁发出离别的叫声。
- 在酒桌旁,舞袖翩翩,以舞蹈娱乐父母,表达他们对他们的敬意。
- 袖中藏着一封密信,诉说着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报效之心。
- 在六馆中,有许多人争相前来朝廷,表达他们的愿望,希望能够得到皇上的赏识。
- 他们希望追随皇帝,请求赐予他们一个美好的家园。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卢龙山、菊花、归帆、落叶、月光、大雁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秋天的美景图。同时,也通过舞袖、封章、六馆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诗歌采用了比兴、象征等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例如,“菊花”象征高洁,“落叶”寓意离别。
- 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
- 这首诗不仅是对边贡个人生活的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