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日同门客,山居晚共依。
孤村一相访,深树鸟声稀。
面水心逾静,班荆愿不违。
苍苍平野际,还望瞑烟归。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友人家作客的闲居之作。诗写与王白泉同访孙胡二子,叙写了访友、观景、题诗等情节,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归隐山林的向往之情。
(1)
“少日同门客,山居晚共依”两句,点明自己和孙胡二子的交往始于少年时,而他们一直相依为命地居住在山中。
(2) 颔联“孤村一相访,深树鸟声稀。”写二人在山中偶遇,彼此相见甚欢。
(3)颈联“面水心逾静,班荆愿不违。”写二人相对而坐,一边欣赏着山水之美景,一边畅谈着人生哲理。
(4)尾联“苍苍平野际,还望瞑烟归。”写夜幕降临,诗人站在山野之间远望,盼望友人能早日归来。
【答案】
译文:
年少时我们一同拜访朋友,后来一直相互依偎住在山中。今天偶然间在山里相遇,两人相对而坐,谈笑风生。
我独自坐在山边,面对清澈的湖水,心中愈发平静。我们用树枝铺在地上,希望不要违反这宁静的时刻。山间的小路延伸而去,远处稀疏的树林传来鸟儿的叫声。
我独自站立在旷野之中,眺望着远方的暮色渐浓。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暗淡,我怀着期待之情望着友人回家的方向。
赏析:
此诗为五律八句,前四句写初见孙胡二子,后四句则写与二子相聚时的情态和心境。首句“少日同门客”一句交代了两人交往的时间及原因:当初都是年轻的学子。第二句“山居晚共依”,说明二人一直相互依偎在一起。第三句“孤村一相访”,表明作者曾到孙胡二子所居住的孤村里去探访过他们。第四、五句,写两人在孤村的深树旁偶遇并相聚在一起,他们畅谈着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表现了二人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特点。
最后四句写与孙胡二子相聚时的情态和心境。“面水心逾静”,“心逾静”即心情非常平静。“班荆愿不违”,意为愿意坐下来,把树枝铺在地上来招待他。“苍苍平野际”,“苍苍”,青色的样子,形容天空的颜色;“平野际”,平坦的田野上。这里描写诗人在旷野中伫立良久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的期盼。“还望瞑烟归”,意思是看着天边的落日余辉渐次消散,我怀有期待之情望着友人回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