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参差石径斜,日长无事似僧家。
更怜地僻经过少,省得人行蹴落花。
注释:古老的树木参差地分布在山石间的小路上,太阳在天空中高高升起,没有什么事情要做,这就像是一个僧人一样。更让人感到怜惜的是这里人烟稀少,很少有人经过,以至于人们都很少踩到那些落在地上的花瓣。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象,通过诗人对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以及对人生的一种淡然和超脱的态度。
古木参差石径斜,日长无事似僧家。
更怜地僻经过少,省得人行蹴落花。
注释:古老的树木参差地分布在山石间的小路上,太阳在天空中高高升起,没有什么事情要做,这就像是一个僧人一样。更让人感到怜惜的是这里人烟稀少,很少有人经过,以至于人们都很少踩到那些落在地上的花瓣。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象,通过诗人对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以及对人生的一种淡然和超脱的态度。
晚游后坊山 薄暮后坊游,凭诗遣旅愁。 云藏孤径暝,雨过万山秋。 为客身无恙,登高兴未休。 平生耽野趣,舍此更何求。 注释: 1. 薄暮后坊游:傍晚时分在后坊游玩。 2. 凭诗遣旅愁:依靠诗歌来抒发旅途中的忧愁。 3. 云藏孤径暝:乌云遮蔽了小路,天色变暗,一片寂静。 4. 雨过万山秋:雨过之后万山的景色显得更加秋意盎然。 5. 为客身无恙:作为客人身体没有不适。 6. 登高兴未休
注释: 客居异乡度过长夏,半夜怀想故乡的田野。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梧桐叶,秋风拂动竹林发出萧瑟声。 心境如水洗尽了世俗烦恼,岁月流逝真快就像流水。 无由摆脱尘世的烦扰,独自站在高处忧愁不已。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诗人以客居异地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 首句“客里度长夏”,交代了诗人身处异乡,度过了漫长的夏天。这个“度”字用得十分巧妙,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这首诗描绘了西庄的四季变化和村民的生活状态。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处处风光好,村村景物新。 - 注释:每一处都景色宜人,每个村庄都呈现出新鲜的变化。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西庄自然美景的赞美。无论是山还是水,无论是花还是木,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 雨晴惊首夏,鸟弄忆馀春。 - 注释:雨过天晴时,让人惊喜地发现夏天已经来临;鸟儿在枝头嬉戏,仿佛在唤起人们对于春天的回忆。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青春已去”点明游历南山的时间和心情。“佳景际清和”写出了诗人在南山的所感所见。“雨后群峰出,林间一鸟过”是写景名句,描绘出了南山春雨初晴,山色分外妖娆的美丽景象。“寸心宜澹泊,万事任蹉跎。云坞期深入,薰风引兴多”是说人生短暂,应该以淡泊之心对待世事;人生如梦如幻,应该随性而行,不可强求
车田阻雨 松柏车田路,无人问索居。 注释:车田路上的松树和柏树,是诗人隐居生活的环境,但没有人来访,没有人询问他的居所。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场景,松柏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车田路则暗示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无人问索居"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无奈。 青毡怀旧物,黄卷接新书。 注释:青毡象征着诗人曾经的荣耀和地位,他怀念过去的时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我们来看第一句“拜西庄先陇”。 - “拜”:这里表示敬意。 - “西庄先陇”:指的是拜访西庄(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地点)的先祖墓地。 第二句“一径通幽谷”描绘了一种幽静的景象。 - “一径”:形容小路非常狭窄。 - “通幽谷”:小路通向深深的山谷。 第三句“吾家六世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族历史的自豪和感慨。 - “吾家”:指诗人自己的家庭。 -
春日偶成 二月春光好,村村景物赊。 绿垂烟外柳,红绽雨中花。 倚杖登危峤,提壶坐浅沙。 万缘知有分,随处即为家。 注释: 1. 二月春光好,村村景物赊:二月的春光明媚美丽,村庄里的景色都很遥远。 2. 绿垂烟外柳,红绽雨中花:绿色的柳条垂下在烟雾之外,红色的花儿绽放在雨中的花朵。 3. 倚杖登危峤,提壶坐浅沙:靠着一根拐杖登上了险峻的山峰,提着酒壶坐在浅沙上。 4. 万缘知有分,随处即为家
《简千户侯某》是明代谢复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朋友深厚友情和慷慨激昂的赞美之情。下面将逐句释义这首诗: - 得食将军第:“得食”意味着得到俸禄或赏赐。“将军第”指高级将领的府邸,这里比喻朋友的地位显赫。整句诗传达了诗人因朋友地位的提升而感到高兴的情绪。 - 飘然喜欲狂:“飘然”形容人轻盈飘逸,“喜欲狂”则是极度欢喜到难以自控的状态。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看到朋友地位提升时内心的澎湃感受。 -
山家即事 野外浑无事,年丰即太平。 树阴随日转,岚气共秋清。 犬熟客不吠,牛闲人罢耕。 眼前皆好趣,物物助诗情。 注释: 1. 野外浑无事:野外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浑:全、都。 2. 年丰即太平:年成丰收就象征着天下太平。丰:丰收。即:就是。 3. 树阴随日转:树荫随着太阳的移动而转动。阴:指树荫。 4. 岚气共秋清:山间的烟雾与秋天的清新相融合。岚气:山间烟雾。共:一起。 5. 犬熟客不吠
幽居 幽居尘事少,到处幸年丰。 夜雨时听竹,寒烟晓看松。 牛眠青草坂,樵唱白云中。 田父遥相迓,开樽一笑同。 注释: 幽居:隐居的生活。 尘事:世间的琐事。 到处幸年丰:指到处都丰收。 时听竹:时常听见风吹过竹林的声音。 寒烟晓看松:清晨看见被寒风吹拂的松树,烟雾缭绕。 牛眠青草坂:牛儿在青草地上安静地休息。 樵唱白云中:樵夫们在白云中吟唱。 田父遥相迓:田里的老农远远地迎接。 开樽:打开酒杯
东南山水足清晖,茅屋枫林共石矶。 谁坐扁舟沙际住,也知江海客忘归。 诗句解析 1. 东南山川:这里的“东南”指的是画面中的主要方向和背景,通常象征着开阔的地域和自然景观。“山水”则直接指向画中的自然元素,强调了画作的自然主义特征。“足清晖”,意味着这些山川在画面中显得非常明亮、清新,给人以宁静和愉悦的感受。这不仅仅是对景色的赞美,也反映了画家通过色彩和光影处理达到的艺术效果。 2.
返景德镇怀徵士先生旧游 两岸斜风万灶烟,数声柔橹夕阳天。 江空月落人何处,琴剑东游忆往年。 注释: 两岸:指长江两岸。斜风:逆风。万灶烟:无数人家的炊烟。 数声:形容轻柔的橹声。柔橹:柔软的船桨。夕阳天:夕阳下的水面。 江空:指江河上空,没有月亮,显得空旷。月落:即“月落江中”。人何处:人在哪里?这里是指征士不知去向。 琴剑东游:指作者自己东游归来。忆往年:回忆过去的岁月。 赏析:
注释:沙草青青接近石矶,石头上稀疏的树木在斜阳下转动。独舟上的老翁垂钓坐着,远山云雾缭绕像带子飘动着带着雨回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边晚景画卷。首句写近处的景物,“沙草青青”点明时间是春天,“矶头疏木转斜晖”点明地点,矶头即江边的石头,这里用“矶”指代水边或江边的石头,矶头即指岩石上长出的草木,因为石头坚硬而耐久,所以草木生长在这里显得顽强。第二句写远处的景象,“孤舟钓叟垂竿坐”
【注释】 松林:指松树林。溪头:指山间流水的岸边,泛指山脚下水边的地方。好山招不到:意思是好的山水却招引不来人。一篙(gāo)流水待谁来:意思是自己要渡船过河却等不到人来。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老渔翁在松树林下,坐在石上等待过往的船只。他看到两岸的好山,但招引来的客人却很少,只好等那渡船来,而渡船却迟迟不来,因此感叹自己孤零零地一个人,没有伴侣,只有那碧绿的云霞作伴。 全诗语言简炼,意境深远
【注释】: 1. 漠漠:形容水天一色,无边无际的样子。 2. 归舟:指回家的船。 3. 小陂:小池塘。 4. 兴:兴致,兴趣。 5. 五更灯火:指深夜读书时燃灯的灯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回忆童年时期在家乡读书时的一段生活。 第一句“江空漠漠水云平”,写诗人站在高高的江岸之上,远望江面和天空,一片苍茫,水天相接,视野开阔,给人一种宁静、空旷的感觉。 第二句“千里归舟一叶轻”
绿阴黄鸟暮春初, 谷口人家树下居。 野老携琴度桥去, 云山深处更何如。 注释:在春天的傍晚,绿树成荫,黄莺啼叫,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刻,一位老人带着琴来到了谷口的人家,坐在树下休息。这位老人是一位喜欢音乐的人,他带着琴走到这里,可能是为了欣赏这里的美景或者寻找灵感。他静静地坐在树下,弹着琴,听着鸟儿的歌唱,享受着这宁静的时刻。然而,当他离开时,发现云山深处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