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人烟散,田稠杂产稀。
石桥流水缓,江舸月明归。
注释:
野旷人烟散,田稠杂产稀。
野地空旷,人烟稀少,田野之间,庄稼稀疏。
石桥流水缓,江舸月明归。
石头上的小桥水流缓慢,江上划着的小船在月光下归来。
译文:
荒野辽阔,人烟稀少,田地之间,庄稼稀疏。
石头上的小桥流淌着缓慢的水,江上划着小船,明月照耀下的归途。
野旷人烟散,田稠杂产稀。
石桥流水缓,江舸月明归。
注释:
野旷人烟散,田稠杂产稀。
野地空旷,人烟稀少,田野之间,庄稼稀疏。
石桥流水缓,江舸月明归。
石头上的小桥水流缓慢,江上划着的小船在月光下归来。
译文:
荒野辽阔,人烟稀少,田地之间,庄稼稀疏。
石头上的小桥流淌着缓慢的水,江上划着小船,明月照耀下的归途。
晚游后坊山 薄暮后坊游,凭诗遣旅愁。 云藏孤径暝,雨过万山秋。 为客身无恙,登高兴未休。 平生耽野趣,舍此更何求。 注释: 1. 薄暮后坊游:傍晚时分在后坊游玩。 2. 凭诗遣旅愁:依靠诗歌来抒发旅途中的忧愁。 3. 云藏孤径暝:乌云遮蔽了小路,天色变暗,一片寂静。 4. 雨过万山秋:雨过之后万山的景色显得更加秋意盎然。 5. 为客身无恙:作为客人身体没有不适。 6. 登高兴未休
注释: 客居异乡度过长夏,半夜怀想故乡的田野。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梧桐叶,秋风拂动竹林发出萧瑟声。 心境如水洗尽了世俗烦恼,岁月流逝真快就像流水。 无由摆脱尘世的烦扰,独自站在高处忧愁不已。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诗人以客居异地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 首句“客里度长夏”,交代了诗人身处异乡,度过了漫长的夏天。这个“度”字用得十分巧妙,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这首诗描绘了西庄的四季变化和村民的生活状态。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处处风光好,村村景物新。 - 注释:每一处都景色宜人,每个村庄都呈现出新鲜的变化。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西庄自然美景的赞美。无论是山还是水,无论是花还是木,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 雨晴惊首夏,鸟弄忆馀春。 - 注释:雨过天晴时,让人惊喜地发现夏天已经来临;鸟儿在枝头嬉戏,仿佛在唤起人们对于春天的回忆。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青春已去”点明游历南山的时间和心情。“佳景际清和”写出了诗人在南山的所感所见。“雨后群峰出,林间一鸟过”是写景名句,描绘出了南山春雨初晴,山色分外妖娆的美丽景象。“寸心宜澹泊,万事任蹉跎。云坞期深入,薰风引兴多”是说人生短暂,应该以淡泊之心对待世事;人生如梦如幻,应该随性而行,不可强求
车田阻雨 松柏车田路,无人问索居。 注释:车田路上的松树和柏树,是诗人隐居生活的环境,但没有人来访,没有人询问他的居所。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场景,松柏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车田路则暗示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无人问索居"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无奈。 青毡怀旧物,黄卷接新书。 注释:青毡象征着诗人曾经的荣耀和地位,他怀念过去的时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我们来看第一句“拜西庄先陇”。 - “拜”:这里表示敬意。 - “西庄先陇”:指的是拜访西庄(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地点)的先祖墓地。 第二句“一径通幽谷”描绘了一种幽静的景象。 - “一径”:形容小路非常狭窄。 - “通幽谷”:小路通向深深的山谷。 第三句“吾家六世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族历史的自豪和感慨。 - “吾家”:指诗人自己的家庭。 -
春日偶成 二月春光好,村村景物赊。 绿垂烟外柳,红绽雨中花。 倚杖登危峤,提壶坐浅沙。 万缘知有分,随处即为家。 注释: 1. 二月春光好,村村景物赊:二月的春光明媚美丽,村庄里的景色都很遥远。 2. 绿垂烟外柳,红绽雨中花:绿色的柳条垂下在烟雾之外,红色的花儿绽放在雨中的花朵。 3. 倚杖登危峤,提壶坐浅沙:靠着一根拐杖登上了险峻的山峰,提着酒壶坐在浅沙上。 4. 万缘知有分,随处即为家
《简千户侯某》是明代谢复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朋友深厚友情和慷慨激昂的赞美之情。下面将逐句释义这首诗: - 得食将军第:“得食”意味着得到俸禄或赏赐。“将军第”指高级将领的府邸,这里比喻朋友的地位显赫。整句诗传达了诗人因朋友地位的提升而感到高兴的情绪。 - 飘然喜欲狂:“飘然”形容人轻盈飘逸,“喜欲狂”则是极度欢喜到难以自控的状态。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看到朋友地位提升时内心的澎湃感受。 -
山家即事 野外浑无事,年丰即太平。 树阴随日转,岚气共秋清。 犬熟客不吠,牛闲人罢耕。 眼前皆好趣,物物助诗情。 注释: 1. 野外浑无事:野外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浑:全、都。 2. 年丰即太平:年成丰收就象征着天下太平。丰:丰收。即:就是。 3. 树阴随日转:树荫随着太阳的移动而转动。阴:指树荫。 4. 岚气共秋清:山间的烟雾与秋天的清新相融合。岚气:山间烟雾。共:一起。 5. 犬熟客不吠
幽居 幽居尘事少,到处幸年丰。 夜雨时听竹,寒烟晓看松。 牛眠青草坂,樵唱白云中。 田父遥相迓,开樽一笑同。 注释: 幽居:隐居的生活。 尘事:世间的琐事。 到处幸年丰:指到处都丰收。 时听竹:时常听见风吹过竹林的声音。 寒烟晓看松:清晨看见被寒风吹拂的松树,烟雾缭绕。 牛眠青草坂:牛儿在青草地上安静地休息。 樵唱白云中:樵夫们在白云中吟唱。 田父遥相迓:田里的老农远远地迎接。 开樽:打开酒杯
【题解】孔正夫隐居于深山之中,其居所名曰“迂隐轩”。作者作此诗以赞之。 【注释】1.迂:迂腐、守旧。2.达士:有才能和道德的人,亦指达官贵人。3.簪绂:簪,古代的一种头饰;绂,丝带。4.衡门:用横木为架,上覆以板,中间留一圆形或长方形的门,是贫家所居的简易房舍。5.陶潜:东晋诗人,字元亮,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彭泽令,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弃官归田,与大自然相亲,后终年隐居在田园中
宿七里砻 明月孤舟夜,清江七里砻。谁怜远游子,寂寞卧秋风。 译文 当月亮高悬,我独自乘坐的小舟在夜晚的江上缓缓前行,远处清澈的江水映衬着七里砻的轮廓。在这寂静而漫长的旅途中,谁能理解我这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心情,只能孤独地躺在秋风中度过漫漫长夜。 注释 - 明月孤舟夜:描述夜晚月光下小舟独自行驶的情景。 - 清江七里砻:指代作者所经过的江河,以及河流中的某个地名——七里砻。 -
昨日行 昨日日落如黄金盘,今晨日出似丹砂丸。 丹砂可炼制黄金,黄金可塑成丹砂。 仰望白昼日复日,何能与尔遁入天地终无端? 向东望扶桑枝,向西极若木柯。 夸父口渴渴死不饮水,鲁阳战酣挥戈助。 何曾凌倒影、走灭没,亦莫却飞光、扳羲和。 青天万古朝暮复,北斗日夜如飞梭。 温一中,可奈何,骨既不可解,鬓发飒已皤。 怎能像安期生,出入太清家? 煮汞成白雪,采铅炼黄芽。 玉炉火温温,鼎上飞紫霞。 饥餐日之精
【注释】 1. 子好游乎:你爱好游历吗? 2. 吾语子游:我告诉你吧。 3. 鲁连抗节东海陬:指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在齐国东海边抗秦的故事。 4. 倜傥有策轻王侯:指他的谋略和气魄让王侯们感到轻松。 5. 北游邯郸救全赵:指他在燕国北部的邯郸,以一己之力拯救了赵国免遭秦国的侵略。 6. 秦兵解围不得留:指秦军被击退,赵国没有受到损害。 7. 弯弓射书固燕士:指他向燕国人射出了箭矢
【注释】 天游方丈:即指仙境。方丈,道教中称道士居住的小屋。安期生:传说中的仙人名。广成子:传说中的仙人名。太霞:天空。逍遥:自在。一洗:彻底清除。万古:千秋。情:尘垢、污浊。 【赏析】 《天游方丈歌》,作者不详。这是一首以仙道为主旨的七言绝句。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在神仙境界的游宴。“广成子”和“安期生”,都是古代神话中得道成仙的人物。他们与世俗之人不同,不受人间一切事物的拘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答案要点。 “混沌”句:意思是宇宙形成之初,混沌未开的时候是谁凿开混沌,开辟了世界。 “万象森以朗”一句:意思是在宇宙形成以后,万物都出现了。 “山”句:意思是山峰高耸入云,水也从深谷中流出。 “板”句:意思是山石坚硬,如同一块木板一样。 【答案】 译文 混沌谁凿开,万象森以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