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三山烽火迷,乘舆说共左贤栖。
长安不作青衣恨,夜半微闻杜宇啼。

日落三山烽火迷,乘舆说共左贤栖。

长安不作青衣恨,夜半微闻杜宇啼。

诗句释义

  1. 日落三山烽火迷:描绘了夕阳西下,三座山峰被烽火所笼罩,给人一种朦胧而迷离的感觉。
  2. 乘舆说共左贤栖:暗示着在混乱中,有人与某人一同隐居或避难,“乘舆”指的是皇帝的车辆,“左贤”可能指的是左丞相或其他贤达。
  3. 长安不作青衣恨:指不因离别而感到悲伤,可能是指主人公或其同伴对当前境遇的释然或乐观态度。
  4. 夜半微闻杜宇啼:“杜宇啼”指的是杜鹃鸟的啼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暗示着一种对逝去时光的哀悼。

译文

在日落时分,三山间弥漫着战火,人们纷纷逃离,只有一位名叫左贤的人选择留下,共同隐匿于这乱世之中。长安城不再有因离别而生的哀愁,而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只能听到远处杜鹃鸟的啼哭,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幅乱世中的悲凉图景。诗中运用了黄昏、战火、流亡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压抑、紧张的氛围。同时,通过对比“不作青衣恨”和“夜半微闻杜宇啼”,诗人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哀伤。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情感深沉而不失激昂,是钱澄之诗歌创作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