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哭夫君哭不哀,夫君舍我入泉台。
传家有子真贤也,负郭田园亦盛哉。
瓮底饮馀当日秫,墙头吟剩隔年梅。
鸣蝉不解游人意,还自声声送咽来。

【注释】

莫萃庵:作者的别号,这里指作者。

哭夫君哭不哀(“哭”字重复用,是说哭得伤心):我哭我的丈夫,哭得非常悲伤,但我的丈夫已经离开我去到天国了。

舍我入泉台(“泉台”即“黄泉”,死后埋葬之地):“舍我”是说把我抛弃。 “泉台”是指死后的坟墓。 意思是我死了,你却抛弃了我,进入坟墓。

传家有子真贤也(“贤”字重复用,是说真贤):我们家族中有个儿子真是贤德啊。

负郭田园亦盛哉(“负郭”是土地的意思,指农田。“盛哉”是形容农田丰收,土地肥沃的样子,这里是赞美的意思。 意思是我们家的田野和农田都很丰盛。)

瓮底饮馀当日秫(“瓮底”是酒坛底下的意思。 “当日”是当时的意思。 “秫”是高粱米,酿酒的原料。 意思是在酿酒缸底喝剩下的就是高粱米。 )

墙头吟剩隔年梅(“吟剩”是吟诵完毕剩下的意思。 “墙头”是墙上的意思。 “隔年梅”指春天盛开的梅花。 意思是我在墙上吟诵完毕剩下的就是隔年的梅花。)

鸣蝉不解游人意,还自声声送咽来(“鸣蝉”即知了,夏天常见的一种昆虫。 “声声”是声音的叠词。 意思是知了不懂人们的心意,它还是不停地发出声音,好像在送别我一样。 意思是知了不停地叫着,好像在送别我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写对丈夫的思念,表达了自己的痛苦之情。全诗共八句,每句都紧扣“哭”这个主题,层层深入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第一句“我哭夫君哭不哀”,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之情。这句诗运用了反复手法,强调了诗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夫君舍我入泉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这句诗采用了倒装手法,先提出“舍我入泉台”的观点,再引出“哭不哀”的感受。

第三、四两句“传家有子真贤也,负郭田园亦盛哉”,则赞颂了丈夫的贤良和家庭的富足。这两句话与前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诗人的痛苦之情。

第五、六句“瓮底饮馀当日秫,墙头吟剩隔年梅”,则是对过去生活的描绘。诗人回忆着与丈夫一起饮酒吟诗的情景,这些美好的记忆给诗人带来了一丝安慰。

第七、八句“鸣蝉不解游人意,还自声声送咽来”,则是对知了的比喻。知了不停地叫声仿佛在送别自己一样,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