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城霜露满缞衣,三载含哀誓不归。
庐址荒凉藏宿草,祭台倾侧对斜晖。
空馀双墓清风动,无复千松白鹤飞。
尧水吴山形胜在,如何此道近来稀。
过孝子刘氏兄弟墓
佳城霜露满缞衣,三载含哀誓不归。
庐址荒凉藏宿草,祭台倾侧对斜晖。
空馀双墓清风动,无复千松白鹤飞。
尧水吴山形胜在,如何此道近来稀。
注释
- 佳城:指墓地。
- 霜露:指秋季的霜和露水。
- 缞衣:丧服,指刘氏兄弟去世后留下的衣物。
- 三载:三年。
- 含哀:充满悲哀,发誓不回。
- 庐址:坟墓的位置。
- 藏宿草:指坟头上长满了野草。
- 祭台:指用来祭祀的台子。
- 倾侧:倾斜。
- 清风:自然风。
- 千松、白鹤飞:都是象征高洁或长寿的意象。
- 尧水吴山:地名,可能是诗人所在的地方或者他曾经游历过的地点。
- 形胜在:地势优越,风景优美。
- 如何此道近来稀:为何这条路变得稀少。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刘氏兄弟的墓地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这个家族的深深敬意和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佳城霜露满缞衣”,“三载含哀誓不归”,都表达了深深的哀悼之情。同时,通过对墓地周围环境的描写,如“庐址荒凉藏宿草”,进一步突出了墓地的凄凉和孤独。然而,尽管环境凄凉,诗中的“空余双墓清风动”又展现了一种宁静和安详的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诗人通过对尧水吴山的描写,引出了对道路变迁的思考,“如何此道近来稀”,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社会变迁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