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兴少年同,寻芳二月中。
桃花红落雨,杨柳绿摇风。
泉连琴书润,云深榻几笼。
论心贪夜话,不觉晓鸣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句翻译诗句,然后分析该诗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老兴少年同”,诗人与友人一起到南极山游玩,兴致正浓。“寻芳”即寻赏春天的美景。“二月中”即二月里,这里指初春时节。“桃花红落雨,杨柳绿摇风。”两句写景,以景传情,生动地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桃花红艳,雨后花瓣飘落;杨柳翠绿,轻风吹动枝条摇曳。“泉连琴书润”,泉水潺潺,琴声、书声交织成美妙的乐章,为游人增添无限惬意。“云深榻几笼”,云雾缭绕,仿佛把床帐都笼罩起来。“论心贪夜话,不觉晓鸣钟。”深夜里,两人谈天说地,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敲起了报晓的钟声。这几句写诗人对这次出游十分高兴,与友人通宵达旦地畅谈,直到天明。“宿南极山”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从字面上看,“宿”就是住宿的意思,实际上它指的是“过宿”或“住宿”。这句诗点出了全诗的主题,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答案】
宿南极山
老兴少年同,寻芳二月中。
桃花红落雨,杨柳绿摇风。
泉连琴书润,云深榻几笼。
论心贪夜话,不觉晓鸣钟。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与友人在南极山宿营一夜的情景。诗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抒情,末句点题,全诗围绕宿营这一中心进行描绘。
首句“老兴少年同”,交代了宿营的时间、人物。二句“寻芳二月中”,点明了宿营地点,即二月里的南极山。三、四句“桃花红落雨,杨柳绿摇风”,“桃花红落”是写景,写出了春天的景色:“桃花红落”之后下着雨,“雨”与“桃花”相映衬,更加显出了“桃花”的颜色鲜艳、美丽动人;“杨柳绿摇风”,“杨柳”在春风中摇曳,显得婀娜多姿、生机勃勃。这一句描写景物,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又烘托出宿营时的心情。五、六句“泉连琴书润”,点出了宿营时的环境条件。“琴书”在这里指琴和书籍。“泉连”表明水源充足。“云深”表明周围环境幽雅静寂,没有噪音。“榻几笼”是形容床榻被云雾笼罩,使人感到神秘莫测。“琴书润”、“云深”“帘几笼”等词语的选用,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宿营环境的特点,而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七、八句“论心贪夜话”,写诗人与友人夜谈的情形。“夜话”是指夜晚交谈,“论心”指彼此坦诚相见,推心置腹地说心里话。“贪”是贪恋,喜爱之意。“不觉晓鸣钟”,说明诗人与友人谈得入迷,忘记了时间。“不觉”表明谈话的时间很长。诗人在宿营时非常愉快,心情舒畅,与友人谈古论今,畅所欲言,直到天明。
全诗通过宿营情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畅谈心声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