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险犹余诗兴狂,回头马上别金阳。
平生胸次他无虑,一念还为天下伤。
注释:我涉水过险的诗兴依然旺盛,回头时马上在金阳告别。
平生胸中没有什么忧虑,一念之差就为天下人担忧。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出狱归来,在回家路上所写。诗人以“他无虑”三字表现自己对国事的关心和忧虑,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
涉险犹余诗兴狂,回头马上别金阳。
平生胸次他无虑,一念还为天下伤。
注释:我涉水过险的诗兴依然旺盛,回头时马上在金阳告别。
平生胸中没有什么忧虑,一念之差就为天下人担忧。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出狱归来,在回家路上所写。诗人以“他无虑”三字表现自己对国事的关心和忧虑,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
【注释】 1.书联翁:书信。联,指书信。翁,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2.病中属言后:在病中的书信之后。属言,即写信。 3.最可伤心处:最使人悲痛的地方。 4.身危及犴圜:身体危如悬磬,处境危险。 5.青天临潞水:青色的天空照耀着潞州的河水。 6.白日照燕山:白色的阳光照耀着燕山。 7.各有险夷路:每个人有各自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8.谁无生死关:每个人都会面临生死关头。 9.老翁书片纸
注释: - 杂咏 其二: 这是诗的标题,"杂咏"意味着这首诗是多方面的描写或感慨。 - 鹍鹏离楚水,舒翼到燕台: 鹍鹏指的是传说中的大鸟,比喻志向远大的才子;楚水、燕台则代表不同的地点,分别暗示了诗人的故乡和流放之地。 - 世道同文运: 描述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环境,强调文化的统一和繁荣。 - 金吾久已开: 金吾门在唐代长安城北,象征皇宫,这里可能暗指皇帝对文人的宠幸和重视。 - 宠从天上降: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第一句:"落日苍山道,淮阴祠下过。" - 解释:夕阳西下,映照着苍茫的山脉,我在这淮阴祠下经过。 - 关键词:淮阴祠(古代供奉韩信的祠堂)、苍山道(苍翠的山峦之路)、落日(太阳西沉)。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山野景色,以及诗人在淮阴祠下的行走。淮阴祠是纪念韩信的地方,韩信以智谋著称,而李白在这里经过
【注释】 ①夫子:指杨御史。②感怀:感伤怀念。③苍天:指命运。④善类:善良者。⑤輀柩:用牛车运灵柩。⑥友朋:朋友。⑦幽地:阴间。⑧偏多:比平时更多。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的悼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平仄相对,读来铿锵悦耳。 首句“夫子今长逝”,点明题目,表明作者在悲痛中追思已故的好友杨御史。“夫子”即老师、长辈,是尊称,这里指杨御史。“长逝”,即去世,死去。“长逝”一词
【诗句】 悠悠蒙大难,岁月总无涯。忧世多君虑,好音向我怀。浩然挥翰思,俨若定心斋。三接咸亨泰,欣瞻白玉阶。 【译文】 我遭遇了重重的灾难,时光流逝总是无穷无尽。忧虑世间多是君王的忧虑,美好的声音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我满怀豪情地挥笔写作,就像定心斋一般静心专注。三番五次的接旨,都使国家繁荣昌盛,我欣然仰望着白玉台阶。 【注释】 悠悠:长久、深远。蒙大难:遭受巨大的灾难。岁月:时间,此处指时光
谢人馈桃 念此幽囚久,相逢独见真。 论心许忠孝,于义多君臣。 良士轻声誉,哲人重保身。 投桃知子厚,报李愧予贫。 注释: - 念此幽囚久:因为长时间被囚禁在这里,所以思念着外面的世界。 - 相逢独见真:在孤独中遇到了真正的朋友。 - 论心许忠孝:以心相交,彼此承诺忠诚和孝顺。 - 于义多君臣:从道义上来说,我们更像是君主和臣子的关系。 - 良士轻声誉:优秀的人士更注重名声与实际行动,而不是虚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孤独之情。 注释: 1. 遣怀:表达内心的情怀。 2. 遣怀:表达内心的情怀。 3. 世故年:指经历世事的岁月。 4. 会忘:逐渐忘记的意思。 5. 百代人豪:历代的英雄豪杰。 6. 空宇宙:形容时间流逝,英雄已无踪迹。 7. 半丘:一半的山丘。 8. 荒草照斜阳:荒凉的草地上,夕阳的余晖洒在草上。 9. 孤怀耿耿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作者在题下自注:“此寺在城东门外。王泉岗同学尹家村。”从诗中可以体味出,作者的“招友人”之意,乃是希望友人能够远离尘嚣的世俗生活,不要被世俗所污染,要像兰、牛、芸、象、龙等物一样,保持自己的清白和高尚,并以此来勉励友人,希望友人能有所作为。 “门外同人且向东”,这句诗的意思是:门外面的同伴们正向东面行走。 “从来锡类古人功”,句意是说:自古以来
【解析】 此题考察的是诗歌的赏析。解答时注意从内容、手法、情感等角度分析。本诗前两句写淮阴侯韩信的功绩,后两句写淮阴侯的结局,最后一句是全篇的主旨。“过淮阴祠二首”中“其二”指的是《过淮阴》中的第二首。 【答案】 译文:郦生终于要背弃韩信了,君臣之间还能相忧吗?分封土地即使知道比不上绛侯和灌婴,抽身离去为什么不效仿留侯呢? 荒废的祠堂空洒着英雄的泪水,青简里还多记载了信史(指史记)的记载
【注释】 1. 十年交:指与姜义泉相交了十余年。 2. 匡时:辅佐时政,即辅佐国家治理。 3. 耕蜀:在蜀地耕种,这里借指隐居。 4. 圜中:圆形的监狱。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姜义泉写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写两人的交往和相互理解,表现了他们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遥向北邙哭范滂,皇纲复为汉人伤。 诸贤不向幽中死,剖柱心无符后殃。 注释: 1. 遥向北邙:远望北邙山(洛阳附近),这里指代东汉时期的忠臣范滂。 2. 皇纲:朝廷的权威和法度。 3. 汉人:指的是汉朝的人民或后代。 4. 诸贤:泛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有才德的人。 5. 幽中:指隐居之处。 6. 剖柱心:形容坚定的决心和意志。 赏析: 杨爵在诗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三木如堪及俊良,杀身不必虑深长 译文:三木如同堪能和俊良,杀身之祸不必过于深长。 注释:三木,指朝廷对大臣的审讯。堪能,意为有能力。俊良,意为杰出。杀身之祸,意指遭受杀害的危险或处罚。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朝廷审讯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斗争中无辜受害的担忧。诗中“三木如堪及俊良,杀身不必虑深长”表达了作者认为,即使是才华横溢、有能力的大臣,也不应该过度担心自己会遭遇不测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的诗。诗人通过描写周武王伐纣的事迹,表达了对先祖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后天剖破见精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后来的历史中,人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周武王剖腹取心的行为是多么的精细和深入。这里,“后天”指的是后世的人们,而“剖破”则是指周武王剖腹取心的行为。“精深”则是指这一行为背后的深思熟虑和精心策划。这一句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周武王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的真相。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出狱后有作》。诗中通过描绘诗人自己身处囹圄之中,被囚禁在监狱里的痛苦经历,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忠诚的决心。 诗句注释: 1. 嘉靖乙巳年八月十二日出狱归——指的是嘉靖乙巳年(1565年)八月十二日,诗人从监狱中释放出来。 2. 九月十一日复逮系途次有作——指的是九月十一日(1565年),诗人又被捕入狱,在途中创作了这首诗。 3.
【注释】白衣黑马:指狱中囚犯。 乙巳年:明嘉靖十六年(1537)。 饮饯:饯别,送别的酒席。多君:你,指朋友。 挥泪情:挥手告别,流眼泪的情意。 分袂:离别。 叹危行:感叹旅途的艰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出狱后归乡途中所作,表现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友人的描写和对自己遭遇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认识。 第一句“白衣黑马出乡城”
注释:人心和天道的旨意已经分岐,你怎能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杀了我? 你的死只会使殷朝的祭祀断绝,却只能让人们永远悼念三仁。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对友人比干祠的一首吊唁诗。首句“人心天意转岐豳”,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以及自己无法改变现状而产生的无奈与悲愤。第二句“夫子安能不杀身”,则是杜甫对自己的处境进行反思,他认为自己虽然身处险境,但仍然坚守节操,不能轻易屈服于暴政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