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戍沧溟使,全生仰圣真。
曾乘金騕袅,旧识石麒麟。
一疏披鳞甚,孤忠斩马新。
谪来为海客,老去逐波臣。
渤海三珠树,风涛七尺身。
几年看代雁,每日食吴鳞。
勋业刀环小,悲欢剑首频。
殷忧还贾谊,差乐愧陈遵。
不负将军诺,那堪丞相嗔。
秋风吹短发,恸哭望高旻。

赠傅侍御十韵

远戍沧溟使,全生仰圣真。

译文:我远行戍守在遥远的海疆,完全依赖圣上的庇护和恩赐才能生存下去。
注释:沧溟 - 指广阔的大海,古代诗文中常用以比喻辽阔的疆域或深远的意境。

曾乘金騕袅,旧识石麒麟。

译文:我曾有幸乘坐过装饰华丽的马车,也曾经与传说中的麒麟有过一面之缘。
注释:金騕袅 - 古代一种装饰华美的车辆,这里形容马车豪华且珍贵。
石麒麟 - 传说中的神兽,通常用来形容尊贵或吉祥之物。

一疏披鳞甚,孤忠斩马新。

译文:一封奏疏让我得以展现我的才能和忠诚,像一匹骏马一样英勇无畏地斩断了阻碍。
注释:疏 - 指奏疏,古代官员向皇帝陈述政事、建议的文书。
披鳞、斩马 - 比喻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勇气。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信任和感激之情。他通过上奏疏来证明自己的才能和忠诚,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和重用。同时,他也像一匹勇敢的骏马一样,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谪来为海客,老去逐波臣。

译文:被贬谪之后,我成为了一位远离故乡的海员;年纪渐长,我也成为了一名追逐波浪的臣子。
注释:谪来 - 被贬谪,指政治上受到惩罚或流放。
海客 - 指航海的水手或船员。
逐波臣 - 指随波逐流、漂泊不定之人,这里形容自己晚年的生活状态。
赏析: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一生的颠沛流离和无奈。他被贬谪到遥远的地方,失去了往日的安逸和稳定;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也逐渐变得随波逐流,没有固定的归宿。这种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渤海三珠树,风涛七尺身。

译文:在渤海边,有三棵珍贵的树木如同明珠般璀璨夺目;我身如七尺高的巨浪,在风涛中奋力前行。
注释:渤海 - 古代中国东北部的一个海域,位于今天的辽宁省一带。
三珠树 - 指的是传说中渤海边的三颗明珠般的树木,象征着珍贵和美好。
七尺身 - 形容人身材高大,像海浪一般汹涌澎湃。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渤海边三颗明珠般树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同时,诗人也通过自比海浪,表达了自己在困难环境中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几年看代雁,每日食吴鳞。

译文:几年来,我一直在观察大雁代代相传的迁徙;每天,我都在品尝着吴地特产的美味鱼鳞。
注释:代雁 - 指候鸟代代相传的迁徙现象,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食吴鳞 - 指享用吴地出产的鱼鳞等美食,这里的“吴”泛指江南地区,因为古代吴越地区出产很多美食。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深刻领悟以及他对美食的热爱。他观察着自然界的变迁,同时也享受着生活中的点滴乐趣。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勋业刀环小,悲欢剑首频。

译文:我功勋卓著,但如同刀环一般微小;生活中经历了无数的悲欢离合,就像剑刃上的伤痕一样难以愈合。
注释:勋业 - 指功绩和事业,这里指诗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贡献。
刀环 - 古时兵器的一种,刀柄部分呈圆形,类似于环状。此处用来形容功勋虽大却微不足道。
悲欢剑首频 - 指生活中经历的喜怒哀乐如同剑刃上的伤痕一样不断累积。

殷忧还贾谊,差乐愧陈遵。

译文:深沉的忧虑让我想起了汉代的贾谊;相比之下,我感到惭愧,因为我的快乐往往不如陈遵。
注释:殷忧 - 指深重的忧虑和痛苦。
贾谊 - 东汉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其作品多有忧国忧民之意。
差乐 - 指快乐的时光,与“殷忧”形成对比。
陈遵 - 东汉时期的著名文人,曾任司隶校尉。他的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深受后世敬仰。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反思和感慨。他认为自己的忧愁和痛苦与历史上那些忧国忧民的人物相比要少得多,而自己的快乐时光也常常不及他人。这种对比使得诗人对自己的经历感到自豪和满足。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