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宝无横弃,泥涂有良规。
泥涂不可即,至宝忽在兹。
别子逾十稔,万里见子词。
皎皎照我室,微子谁复为。
念子不能见,涕泪双涟洏。
关山多鬼蜮,子行仲春时。
下岂有坎坷,上岂有崄巇。
卉木已蔚荟,子岂履其危。
长风羽翎健,朝举夕九维。
久闻息淮海,何以谢暌离。
愿言崇令德,岁晏以为期。
【注释】
安普道:指唐玄宗。淩溪子:即凌濛初,字初成,号青阳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戏曲家。述咎:指《凌濛初诗话》。十绝句:即《凌濛初诗话》中的十首诗,为凌蒙初对当时一些诗人的评论。《凌蒙初诗话》是明代杨循吉编选的《古今诗话》(简称《诗话》或《古今》)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共分四卷,其中卷二收十绝句。至宝:指作者自喻。横弃:随意丢弃。泥涂:泥土上。良规:好的准则。不可即:难以接近。至宝忽在兹:突然发现好的东西在眼前。别子越十稔:离家已十个年头了。万里:比喻距离遥远。皎皎:明亮的样子。照我室:照亮我的居室。微子:指自己。谁复为:有谁能代替呢?念子不能见:想念你而不能见面。涕泪双涟洏:流泪不止。关山多鬼蜮:形容险阻重重。子行仲春时:你在这个时候出发。下岂有坎坷:下面哪有崎岖不平的地方呢?上岂有崄巇:上面难道也有险阻吗?卉木:花草树木。蔚荟:茂盛的样子。履其危:行走在危险的地方。长风羽翎健:强劲的长风助你飞翔。朝举夕九维:早上起来,晚上飞往九霄云外。久闻息淮海:长期听说你在淮海一带居住。何以谢暌离:用什么来表达你的离别之苦呢?愿言崇令德:希望你能崇尚美德。岁晏:年老体衰。以为期:以此为期。
【赏析】
这首诗是凌濛初对唐玄宗开元年间宰相姚崇和宋瞡的评论。姚崇和宋瞡都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他们在政治上主张改革,力主整顿吏治,使唐朝进入一个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因而被后人称誉为贤相。但两人的一生也充满了坎坷波折。凌濛初借评论姚宋二人,抒发了自己对仕途坎坷、世态炎凉的感受。诗中通过“至宝”与“泥涂”、“皎皎”与“坎坷”的对比,以及“久闻”(久闻你在淮海一带居住)等词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既表现了凌濛初深厚的文学功底,又流露出他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诗的前四句,凌濛初首先指出姚崇和宋瞡都是“至宝”,不可随意弃置。然后,他又以“泥涂”来比喻他们所遭遇的环境,指出他们虽然身处困境,但却有着好的准则,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接着,他以“皎皎”来形容自己的居室(即官舍),表示自己虽远离家乡,却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最后一句则直陈自己的心情,感叹与友人分别后无法相见的痛苦,以及因思念朋友而流下的泪水。这一部分,凌濛初用词精炼,层次分明,充分表现了他在表达情感方面的高超技艺。
诗的后四句,凌濛初进一步描绘了姚宋两人在政治道路上的坎坷经历。他认为,即使是险峻的山川,也有平坦之处;即使有艰险的道路,也有安全的路径可走。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他们对政治道路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豪迈精神。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的深深祝愿,希望他能继续保持着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
诗的末四句,凌濛初以“关山多鬼蜮”来形容政治上的险恶环境,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担忧和忧虑;同时又用“子行仲春时”来暗示友人所处的时间(即春季)。这一部分,既有对友人处境的深刻理解,也有对其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同时,这也是他对自己人生道路的一种写照。
这首诗通过对姚宋两位贤相的人生经历的描绘,以及对自己的人生感受的表达,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作者面对人生挫折时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坚韧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