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风烟岁欲侵,万家城邑昼阴阴。
青鸟卜世宁非验,闻道龙材已满林。
【注】题:诗题。东田竹冈:东面的田野和山冈。先陇:在山的北面。青鸟:指传说中的西王母的使者青鸟,这里指仙人。
十里风烟岁欲侵,万家城邑昼阴阴。
风烟笼罩了十里远的村庄,家家户户都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
青鸟卜世宁非验,闻道龙材已满林。
青鸟占卜天下太平没有错误,听说那里已经长满了龙一样的人才。
赏析:
首句“十里风烟岁欲侵”,写诗人行经东田竹冈,眼前只见一片茫茫的风烟,而远处的村落也笼罩在一片阴暗之中,这两句写出了旅途中所见景色,渲染了荒凉的气氛。
次句“万家城邑昼阴阴”,进一步写沿途所看到的景象。“万家”一词说明路途之长,行人之多;“城邑”“昼阴阴”说明天色阴沉,是阴雨天。这两句与首句互相映衬,使全诗所表达的意境更为浓厚。
后二句“青鸟卜世宁非验,闻道龙材已满林”,是诗人对前二句的补充描写。据传说,汉武帝曾派方士寻找仙人安期生,并从他身上得到神药,以求长生不老。安期生曾到蓬莱仙岛,后来不知去向。据说,安期生曾骑青牛经过东田竹冈,因此人们便将此地称为青牛岗。这首诗是作者于开元末年经过东田竹冈时所创作的。
诗人通过青牛岗上青牛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的才能。他认为,青牛岗上青牛的出现,是上天对自己的褒奖,也是对自己才能的一种肯定。诗人还认为,青牛岗上的青牛已经长成了一条龙,这更加印证了自己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诗人由东都洛阳赴长安途中。当时,朝廷正忙于平叛,诗人怀着一腔报国之志,途经东田、竹冈一带,看到青牛岗上青牛的故事,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以抒发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