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闽山几日程,马头人见楚山迎。
君恩未效涓埃报,垂老兹行敢为名。
宿车盘驿和陈文耀方伯韵 其一
行尽闽山几日程,马头人见楚山迎。
君恩未效涓埃报,垂老兹行敢为名。
注释:在福建的大山里,走了几天的路才到达驿站(宿车盘驿)。马夫看到前方是楚国的山,于是把车停下来。因为自己的功劳还不够大,所以不敢为这次旅行而出名。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福建山区的旅行途中所作的一首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行走在闽南山区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的谦逊和自谦。
行尽闽山几日程,马头人见楚山迎。
君恩未效涓埃报,垂老兹行敢为名。
宿车盘驿和陈文耀方伯韵 其一
行尽闽山几日程,马头人见楚山迎。
君恩未效涓埃报,垂老兹行敢为名。
注释:在福建的大山里,走了几天的路才到达驿站(宿车盘驿)。马夫看到前方是楚国的山,于是把车停下来。因为自己的功劳还不够大,所以不敢为这次旅行而出名。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福建山区的旅行途中所作的一首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行走在闽南山区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的谦逊和自谦。
解析: 1. 慧远因陶令:这里提到“慧远”和“陶令”,指的是两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慧远是东晋时期的高僧,对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陶令”则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士,以清正廉洁著称。此处可能是指慧远因为陶渊明(陶令)的高洁品格而心生敬意。 2. 高名著昔时:这句诗表达了慧远对于陶渊明在古代就已建立的高洁人格的赞誉。"高名"表示极高的声誉,"昔时"表示过去的时代,整体意思是说
注释: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 其一 昔年曾过此,犹记暮春时。 骢马重来日,隙驹三载期。 云闲经雨岫,花发向阳枝。 春草撩诗兴,分青入古池。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人回忆起过去曾经游览过这个地方,而且还记得那是在暮春时节。这句诗通过"昔年曾过此"和"犹记暮春时"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犹记"一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全诗如下: ```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 其四 问道浔阳郡,诸生候几时。 未穷残日兴,仍拟复来期。 霁景酣春意,红芳间绿枝。 山中春社过,飞燕乱差池。 注释: 1. 问道浔阳郡:指的是诗人在浔阳郡(今江西九江)向当地的官员或朋友询问问题。浔阳郡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境内。 2. 诸生:这里指学生、学子。古代的学子们聚集在一起学习
这首诗是诗人在庐山游览时的所作,其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以下是逐句释义: 青山如有待,不改昔年时。 重到宁非幸,佳游不负期。 乱云生石罅,一鸟啭花枝。 昨夜知经雨,幽庭水满池。 注释: - 青山如有待,不改昔年时:青山仿佛有灵性,它依然保持着往日的风貌,没有改变。 - 重到宁非幸,佳游不负期:再次来到这里,我感到非常幸运,因为我已经实现了我的计划
赏雪尝新酒,空庭夜色明。 偶因公事暇,聊适片时情。 紫塞烽犹警,黄河水未平。 迂疏无寸补,空有二毛生。 注释:在大雪中赏雪品尝新酿的美酒,空庭显得格外明亮。偶然因为公务的闲暇,我姑且借这片刻的闲暇,抒发一下情感。紫塞(指边塞)上的战火仍然在警备,黄河的水还没有完全平静。自己的见识和才能都十分平庸,没有能够对国家做出任何贡献,只有两鬓已经出现了白发。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大雪纷飞之时,饮酒赏雪之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雪夜中,品茗赏雪,畅谈世事,慷慨激昂地吟咏的情景。他看到天下苍生仍受冻馁之苦,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然而他也明白,自己虽身处朝廷,却无法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他的心也充满了悲愤。 首句“赏雪尝新酒”描写了诗人在雪夜里,欣赏着美景的同时,品尝着美酒的惬意。这里的“赏雪”,指的是诗人在雪景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而“尝新酒”则是指他在品尝新酿的美酒时,感受到了生活的甜蜜。
【注释】赏雪:欣赏雪景。尝新酒:品尝新酿的美酒(喻新岁)。霜台:官署中的楼台,因台上积霜而名。散晚衙:散朝后的晚班。杯乾:饮酒尽。风劲:寒风刺骨。回春:使大地回春,即春天来临。讶:惊奇的意思。丰穰:丰收。污邪:指小人。 【赏析】这是一首咏雪的诗,诗人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初冬赏雪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首联“赏雪尝新酒,霜台散晚衙”,点题
【注释】 徙(zhu移)倚:徘徊。奇胜:美景。乾坤:天地,指宇宙。霁(jì)时:雨后天晴之时。林峦:指山峦树木。含喜色:充满喜悦之情。新梧:刚长成的梧桐树。碧玉:形容颜色碧绿如玉。幽亭:幽静的亭子。事:景物。瞰(kàn看):远望。清池:清澈的水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庐山东林寺观赏自然景色时有感而作,抒发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五”
【注释】 赏雪尝新酒,同寅喜盍簪:赏雪时品尝着新酿的酒,与同僚们一同欢饮。盍(hé,合):何;盍簪,指一起饮酒,即“盍饮”之意,古代的一种风俗。 跳珠初淅淅,飞絮渐毵毵(sǎn sǎn):“跳珠”形容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的样子,“淅淅”“飘飘”都是描写雪花下落的声音和样子。“飞絮”指飘落的柳絮。“毵”是细长下垂的意思。 高论兼今古,清歌杂笑谈:高深的议论涉及古今中外,清越的歌声掺杂着欢乐的笑谈。
【注释】赏雪尝新酒,吟风集故人:赏赏雪花,尝尝新酒,吟吟风声,聚聚旧友。岁穷虽觉凛,道合亦如春:年尾虽然觉得寒冷,然而和志同道合的人相处却如同春天。霜鬓年华迈,云扃归梦频:头发已染上白霜,岁月在流逝,但仍然常常梦见自己回到故乡。明年复今夕,未卜更相亲:明年又是一个夜晚,我们能否再次相聚呢?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大雪纷飞的晚上,和朋友们欢聚一堂,喝酒赋诗,抒发感慨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注释】: 1. 闽山:指福建。 2. 闽关:即闽江口,在福州。 3. 今、古:指今天和古代。 4. 谁无憾:没有不遗憾的。 5. 早丐闲:早日得到闲暇。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陈文耀是福建莆田人,曾于清康熙年间任福建省布政使兼巡抚。他一生勤于政事,但因操劳过度而病逝于任上年仅五十岁。此诗为作者病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生前政绩的总结和对身后名节的坚守。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自己生于闽地
湘君(即舜帝,传说中尧的继承人)夜降骑着青鸾,玉钿落地光团团。 变成翠竹和黄菊,在空山里共傲风露寒。 指舜帝,传说中的尧的儿子。青鸾,传说中一种青色的神鸟,这里指湘君所骑的仙鹤。金钿,指镶嵌着金子的装饰品。落,落下。团,圆。化为翠筠,指化作了翠绿色的竹子。黄菊,黄色的菊花。空山,指寂静的山野。傲,傲慢、自豪的样子
【注释】 1. 琅玕(láng gān):一种美玉。这里指山间的竹子。 2. 黄菊(huáng jú):黄色的菊花,这里泛指秋天的菊花。 3. 偏思尔:思念你。偏,偏颇,特指。尔,代词,指他年思恋的人。 4. 紫陌鸡声旅梦残:紫陌,指京城的街道,即皇城。鸡声,指鸡鸣声。旅梦,指旅途中做着异乡梦。残,指梦已醒而未尽兴。 【赏析】 这是一首和韵诗。首句“雨过琅玕湿未干”,写自己因秋雨过后,心情不佳
【注释】 晴曦:晴朗的阳光。 映:照耀,反射。 舞衣斑:指衣服上的花纹像彩蝶飞舞那样美丽。舞衣,指女子的服饰。 和风:温暖的春风吹拂万物。 笑颜:愉快、高兴的表情。 俯仰:低头仰望,抬头远望。 乾坤:天地,指国家或世界。 自幸:自我庆幸。 百年青眼:指年老仍保持青春的神态。青眼,指年轻人所特有的目光,这里泛指年轻。 南山:终南山,在今陕西长安县南。 【赏析】
注释: 1. 阳月如春昼不寒,稀年寿酒足为欢:阳光明媚的月份就像春天一样温暖,稀年指的是稀少之年,也就是七十岁的人。 2. 蟠桃一实三千岁,青鸟传音约再看:蟠桃树结出的果实每3000年才成熟一次,用青鸟作为信使约定再次相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姚松云翁七十岁生日的祝贺以及对他的长寿祝愿。诗人以阳光明媚的月份比喻春天的温暖,以稀少之年比喻七十岁的高龄
注释:我高兴春天回来了,但我却独自悲凉,因为即使是自然的力量再巧妙也难免有些不足。阳光普照在闲散的花草上,而那些幽静的地方,只有兰花独自开放,我想它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发现了。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春天里各种植物的变化进行观察,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看到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但他却独自一人感到悲伤,这种对比使他产生了深深的孤独感。他看到阳光普照在闲散的花草上,但那些幽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