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回合古祠幽,下瞰澄潭静不流。
中有蛰龙何日起,好兴雷雨遍神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千峰回合古祠幽”,“千”“峰”是关键词,意思是:山峰重叠,古祠隐蔽于群山之中。“回合”是关键词,意思是:曲折环绕。“下瞰澄潭静不流”,“下瞰”为动词,意思是:俯视。“澄潭”是名词,指的是水潭。“静”是关键词,意思是:静悄悄的。“不流”是关键词,意思是:没有流动。“中有蛰龙何日起”,这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蛰龙”是关键词,意思是:蛰伏在深渊中的龙。“有”为动词,意思是:有。“起”是动词,意思是:出现、出现。“好兴雷雨遍神州”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象,意思是:最好能够兴起雷霆之怒,让天下大乱。

【答案】

译文

千峰叠嶂,回环曲折,古祠幽深隐匿于群山之中,俯瞰着碧波荡漾的水潭,宁静得没有一点涟漪。

千峰叠嶂,回环曲折,古祠幽深隐匿于群山之中,俯瞰着碧波荡漾的水潭,宁静得没有一点涟漪。

群山环抱之中有一个深藏不露面的古祠堂,仿佛蛰伏在深渊中的龙一般,它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好让雷霆之怒遍及神州大地!

注释

①千峰:指重重的山岭。回合:山势回旋盘绕的样子。②下瞰:从高处往下看。③潭:水潭。④蛰龙:比喻隐居不仕的人。⑤神州: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赏析

《墨池》是一首咏赞墨池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墨池的喜爱之情。首句写景,通过“千”“峰”“古”、“幽”等词语描绘出一幅清幽、古朴、静谧、深远的自然景色画面;次句写观感,用“静不流”三个字概括了墨池水潭的特点,突出了墨池水潭的静态美;第三联写联想,以古祠中的“蛰龙”暗喻隐居不仕的人;最后一句写期待,希望他们能够振作起来,掀起政治波澜,使天下动乱,以此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与不平。全篇构思精巧,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