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峄山峰,危石度千重。
回头倚岩坐,洒落观大通。
何名为大通,是身在虚空。
欲归前无路,插趐凌天风。

【注释】峄山:山名。

《登峄山感怀》其二:作者登峄山后有感而作。

何名为大通,是身在虚空。

意指站在高处俯瞰,但见脚下万壑千岩,自己却如在虚空之中。

欲归前无路,插趐凌天风。

想归家却又找不到道路,只得插翅高飞,乘着强劲的北风前进。

赏析:诗人登临峄山之后,产生了强烈的感慨和联想。他由眼前的山水联想到自己的渺小、虚幻,再进一步想到人生旅途的艰难险阻,从而产生归途难觅、前途未卜的忧思。诗中以“大通”指代宇宙空间,用夸张手法表达自己置身其中却无法找到出路的困惑与无奈。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所抱的态度: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才能突破重围。全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