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平原兴未阑,一尊仍傍药栏看。
心怜三月春光暮,剑倚中天夜色寒。
有客鹖冠时隐几,何人牛耳早登坛。
羽家旧事风流在,肯惜花前倒载还。

【注释】

樠山山房:在江西南昌,作者曾作有《题樠山山房》诗。

李君实:名庭坚,号易安居士,北宋词人。红药:即杜鹃花,相传此花开时红色如火,故称。

平原:指黄州,作者贬官黄州。兴未阑:兴致犹未尽,未尽兴。一尊:指酒壶或酒杯。傍:靠近。看:观看。三月春光暮:形容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暮春时节景色已老。剑倚中天夜色寒:形容夜晚的景色很冷,剑倚(倚靠)在天上,夜色寒冷。

鹖冠:古代的一种帽子,用鹖鸟羽毛做成。隐几:坐在一旁。牛耳:古代的一种礼器,用作盟主之冠,后用以比喻主持者。登坛:登上祭坛。

羽家:指词人自己。旧事:从前的事情。风流:指词人的词风。肯惜花前倒载还:愿意为花前欢乐而忘却世事。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贬官黄州后所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起首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并交待观花的原因:十日之后,心情未尽,仍要赏花饮酒。“三月春光暮”四句写花、写酒、写景、写情。“心怜三月春光暮”,是说对春光消逝感到惋惜,因为春光毕竟是有限的;“剑倚中天夜色寒”,则写出了夜幕降临后的凄清景象,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落寞。接着两句写客人来访:“有客鹖冠时隐几,何人牛耳早登坛。”这里,作者以客人的身份自况,说自己像那戴著鹖冠的客人一样,闲居在山房之中,与世隔离。“牛耳”是指盟主,此处暗指词人曾一度在政治上占有一定的领导地位。“肯惜花前倒载还”一句,表明作者愿意为了眼前的欢娱欢乐,而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全词语言质朴,感情真挚,风格清新,意境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