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秋雨满城泥,倦客西来思欲迷。
皂盖使君时过问,青州从事夜频携。
垂墙细柳今为帚,傍圃残桃旧有蹊。
为感流光须酩酊,不辞添烛听鸣鸡。

次梁山胡郡伯存轩高象峰嗢驾夜宴

梁山秋雨满城泥,倦客西来思欲迷。

皂盖使君时过问,青州从事夜频携。

垂墙细柳今为帚,傍圃残桃旧有蹊。

为感流光须酩酊,不辞添烛听鸣鸡。

注释:

  1.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夜间酒宴上的即兴之作,描写了作者在梁山的所见所感。
  2. 梁山秋雨满城泥,倦客西来思欲迷。
  • 梁山:指代诗人所在的地点,可能是一个山城。
  • 秋雨满城泥:形容秋天的大雨使得整个城市都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泥巴。
  • 倦客西来思欲迷:疲倦的客人从西边过来,心中感到迷茫。
  1. 皂盖使君时过问,青州从事夜频携。
  • 皂盖使君:古代官员的一种出行方式,以黑布或黑色帷幔覆盖车辆。
  • 青州从事: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地方事务。
  • 夜频携:夜晚多次携带。
  1. 垂墙细柳今为帚,傍圃残桃旧有蹊。
  • 垂墙细柳:低垂的柳树枝条轻轻垂下,如同扫帚一般。
  • 傍圃残桃旧有蹊:旁边的花园里残留的桃花小路,曾经有人走过。
  1. 为感流光须酩酊,不辞添烛听鸣鸡。
  • 流光:流逝的时间,这里指时光。
  • 酩酊:饮酒过量,醉意盎然。
  • 添烛:点燃蜡烛。
  • 听鸣鸡:聆听报晓的鸡鸣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秋夜宴会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梁山秋雨满城泥,倦客西来思欲迷”描绘了秋雨满城的凄凉景象,诗人作为疲倦的客人从西边过来,心中感到迷茫。第二句“皂盖使君时过问,青州从事夜频携”则写出了使君(官员)偶尔经过时的询问以及青州从事夜晚多次携带的情景。第三句“垂墙细柳今为帚,傍圃残桃旧有蹊”通过垂墙细柳和傍圃残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记忆和怀念。最后一句“为感流光须酩酊,不辞添烛听鸣鸡”则是诗人为了感受流逝的时光而不惜沉醉其中,不顾形象地听着报晓的鸡鸣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