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从黄鼎试丹余,早向江阳赋索居。
回首万牛争叹惋,师心易说独分疏。
横戈虎穴功难赏,掩袂娥眉恨未摅。
数十年来天已定,九原可作御公车。
不从黄鼎试丹余,
早向江阳赋索居。
回首万牛争叹惋,
师心易说独分疏。
横戈虎穴功难赏,
掩袂娥眉恨未摅。
注释与译文
- 诗句解读:
- “不从黄鼎试丹余”:没有像黄鼎一样去尝试炼丹的余事。
- “早向江阳赋索居”:早早地在江阳(地名,今属中国福建省)找到了隐居之所。
- “回首万牛争叹惋”:回首往事,无数牛群争相叹息。
- “师心易说独分疏”:遵循自己的心意,但容易受到批评和误解。
- “横戈虎穴功难赏”:在危险的环境中奋战,功绩难以得到认可。
- “掩袂娥眉恨未摅”:挥动衣袖遮住双眉,心中充满了未释放的怨恨。
- 关键词解释:
- “读曾少岷集用前韵”:指游朴阅读了曾少岷的作品后,使用同一韵脚创作诗歌。
- “不从黄鼎试丹余”:黄鼎是历史上著名的炼丹家,此处可能暗指追求虚幻的长生不老之道。
- “江阳赋索居”:江阳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地点。
- “回首万牛争叹惋”:回首过往,许多牛群都在为之惋惜,这里比喻了许多人的不同看法或评价。
- “师心易说独分疏”: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往往不被理解。
- “横戈虎穴功难赏”:在危险的环境中奋战,但因其危险性而难以获得应有的赞誉。
- “掩袂娥眉恨未抒”:挥动衣袖遮住双眉,表达了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 赏析:
- 此诗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生活选择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挣扎。游朴通过描绘曾少岷等人的人生轨迹,表达了对自由、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的向往。
- 诗中多次使用象征和隐喻,如“万牛争叹惋”、“虎穴”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悲壮和无奈的情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的困境和挑战。
这首诗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人性深刻的理解和对时代变迁的敏感捕捉。它不仅是对个体生活的反思,更是对整个时代的批判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