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头并采莲,昭阳宫里便如仙。
新承恩宠应谁妒,敢学颦眉为乞怜。
【注】西子:西施,古代美女;昭阳宫:汉成帝的后宫。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叹莲与颦眉,表达了诗人对西施美色和美貌所引发出的嫉妒心理。“感”即感叹之意,是全诗的中心词,“新承恩宠应谁妒”,便是这首诗要表达的意思。
“西子湖头并采莲”,首句写景,为下句作铺垫,渲染气氛,烘托环境。西子的名花名艳,在西湖之畔采莲的少女们,她们的容貌之美,足以令天地动容。
第二句化用了典故。据《汉书·外戚传》载:“(汉成帝)幸李夫人,后庭共侍数百人。”而《长恨歌》中也说:“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这两句诗,以李延年之妹李夫人喻西子,以李妃喻莲花,将西子之美比之李夫人之娇艳,将莲花之香比拟于李妃的体态,可谓妙极。
第三句用反语。诗人以“如仙”形容西子之美,却暗指其美丽之可妒,从而引出了第四句的主旨。
第四句运用了反衬手法。西子之美,天下皆知,故有人敢学西子蹙额蹙眉,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乞求怜惜,以博取皇帝的欢心。此乃人之常情,所以“谁妒”二字,实乃讽刺之词。
末句则进一步点明主题。诗人借“谁敢学颦眉”,暗示“谁敢妒西子”。西子虽美,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因而不敢妒。
本诗采用反讽手法,既写出了西子之美好,又写出了诗人对西子之嫉妒心理,语言含蓄、委婉,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