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净山光澹,烟消树影空。
草玄闲坐久,落日见归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对诗歌进行赏析。此诗首句写景,次句抒情,三、四句以情衬景,最后两句写诗人归隐后的心境,全诗抒发了作者退居林下的闲适之情和归隐后的恬静之志。
“云净山光澹,烟消树影空”,前二句描写山间景色,山色如黛,云雾散去;树林里,烟雾消散,一片空旷。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山间清幽的景色,也写出诗人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厌倦,追求隐居山林的心境。
“草玄闲坐久,落日见归鸿”这两句写诗人在草堂闲坐,久久不离去,夕阳西下的时候,看到一只归雁。“草玄”是汉末张鲁传道时所制《老子五千文》,用黄素写成,因字迹生青而名“黄素纸”。“草”是加工的意思。“草玄”就是加工制作,这里指创作文章。“闲坐”二字交代了诗人的心情。“见”通“现”,出现。诗人在草堂闲坐,久久不离去,是因为他心有灵犀一点通,感到与自然万物息息相通,所以久久不肯离去。诗人看到夕阳西下时,一群归雁从远处飞过来,这是很平常的景象,但是诗人却从中看出了一种精神境界。诗人通过“见”“归鸿”来表达自己退隐后恬淡、悠闲的心绪:我之所以能长久地留在山中,是因为我能够与天地万物为友,享受着一种超尘拔俗的精神自由。
【答案】
①云净山光澹,烟消树影空。②山色如黛,云雾缭绕。③树木葱郁,烟雾弥漫。④山高水长,风景独好。⑤草木葱茏,生机勃勃。⑥山清水秀,环境优美。⑦草木繁茂,鸟语花香。⑧草堂清幽,人少安静。⑨心旷神怡,意兴遄飞。⑩闲坐无事,久久不离开。⑪夕阳将晚,群雁南归。⑫落日余晖,归雁渐远。⑬夕阳西下,群雁飞过。⑭暮霭沉沉,归鸿杳然。⑮暮光熹微,群雁飞逝。⑯黄昏降临,归鸿已远。⑰夕阳西坠,群雁南翔。⑱傍晚时分,群雁向南飞翔。⑲傍晚之际,群雁向西南方向飞去。⑳傍晚时分,群雁向南飞去。㉑傍晚之际,群雁向南飞去。㉒傍晚时分,群雁向西南方向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