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箕山下,来往唯白云。
若无巢许辈,此地谁为群。
茅茨蔽风雨,琴书辞俗氛。
庭前乔松树,徙倚忘夕曛。
段干过于避,介推何至焚。
良友将远适,安车与玄纁。
人各自有志,不遣北山文。
注释:
- 箕山:指箕山,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南部。
- 家住箕山下:诗人自比为箕山的隐居者。
- 来往唯白云:形容诗人与世隔绝,与世无争,只有白云相伴。
- 若无巢许辈:如果没有像巢、许这样的人。
- 此地谁为群:此处没有人为伍。
- 茅茨蔽风雨:用茅草盖顶的房子可以挡风遮雨。
- 琴书辞俗氛:弹琴读书以摆脱世俗的纷扰。
- 庭前乔松树,徙倚忘夕曛:在庭院前的高大松树下徘徊,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 段干过于避:段干木曾经避开过他。
- 介推何至焚:介子推曾经因为被烧而逃亡。
- 良友将远适,安车与玄纁:好朋友将要远行,送他一辆四匹马拉的车和五匹黑羊皮制的袍子。
- 人各自有志,不遣北山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不需要像《诗经》中的《北山》诗那样,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译文:
我住在箕山下,每天来往的都是白云。如果没有像巢、许这样的人,那么这个隐居的地方还有谁会成为群聚之所呢?茅草屋顶遮挡着风雨,弹琴读书以摆脱世俗的纷扰。庭院前的高大松树下,我徘徊不定,忘记了夕阳的余晖。段干木曾经避开过我,而介子推曾经因为被烧而逃亡。好朋友将要远行,送他一辆四匹马拉的车和五匹黑羊皮制的袍子。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志向,无需像《诗经》中的《北山》诗一样,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箕山隐者的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首联点明自己隐居的地点是箕山;颔联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场景——只有白云相伴;颈联写出了自己与世无争的态度;尾联表达了对好友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